柳树菇(新疆柳树菇)
在新疆,乡村里的人喜欢在房前屋后栽杨树、果树,农渠边、沟塘岸一般会栽种柳树。柳树生长快,往往只需几年功夫,就能长到水桶粗;另外它的用途也广,起房盖屋、编筐捏篓都离不开它。
这东西栽种其实也简单,只要土地潮湿或在下雨时,插个条子、桩子准能活。为了取材方便,一般在一人高时就被掐了头,留下一个个树桩子,以后就是发了砍,砍了发,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
雨水多的季节,柳树上还会结出蘑菇,那便是名声颇大却不多见的柳树菇了。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并不食用它,而它却是汉族居民的最爱。柳树菇不同于草菇、平菇,这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菌盖初生后逐平展,菌肉白色、肥厚。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
据说,柳树菇的功效与作用能够抗衰老,还可以防癌和抗癌、降低胆固醇,以至于人们对它趋之若鹜,如获至宝了。至于是不是真有这个功效,但我觉得柳树菇的确好吃,味道也很鲜美,吃到嘴里有种滑溜溜的脆感,说实话,我非常喜欢吃柳树菇。
因为平日里总是忙,没有功夫采菇。那次因去天山草原游玩,行至山下的村落,村上一位中年农民问我:“树上的蘑菇要吗?”我笑着点头,以为他已经采摘好了,给他一些钱取了便是。“跟我来吧!”他比划着说,便带我去了村外一片湿地里。
他本来就言讷,国语又不熟练,但通过谈话,还是知道了一些他的生活信息:上有父母,下有一双儿女,老婆是个病秧子,正是“艰难的时候”,种了二十多亩地,粮价不太好,养了三十多只羊,羊价也不太好,两个孩子都在念书,“不用心念书嘛,(成绩)也不太好”。
看着年龄如我,苍老程度远远胜我的这位农民大哥,我一下子想起了家乡的父兄,他们也是土里刨食,什么都“不太好”却依旧兢兢业业不肯舍弃,什么都“不顺心”却还得乐呵呵面对。是啊,生命的本质就在于传承,在于不断丰富,在于至深理解生命的意义。
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早已使农民与土地的感情趋于饱和和成熟,他们在无论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地上耕种五谷杂粮,肥沃了土地,养活了自己和下一代。土地,不但可以供给我们以栖息之地,而且也将我们的创意与思考付诸于实践,文化与自然的结合便是人作为自己独特种族的引以为傲的事情。农民们创造自己的奇迹,奇迹在于报答,它留下的美可作为惊叹……
这里密密麻麻的都是柳树,就是看似树桩子的那种。树下沟壑纵横,茅腊、芦苇茂盛,汩汩涌动的水流,默默地流淌在林中,它们并不知道将流向何处,但它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往前涌流。秋季该是这里最美的季节,一切都成熟了,水也更加清澈。
远处河边无际的芦苇结出银光熠熠的缨穗,风过处,如海的白色浪花,闪烁在净蓝的晴空下,从金黄的阳光里滚滚而来,不疾不徐闲适且满足。至于那些由狼毒、大戟、独活等植被组成的湿地低层植物群落,则越发的碧翠,万物霜天竞自由。
前面已经没有了路,他索性脱鞋下水。此时的天气已经很凉了,我有些不忍,又无法说服他回来,于是也准备脱鞋。他见状有些急了:你下来不行,城里的人,下水不行!我说,算了,阿刚,咱们不要了,水里太冷!他笑着说,没嘛达(问题)的,我们习惯了。
不大一会儿,他就捧着一些树菇踉踉跄跄地从树林深处走来,由于走得有些急,污水溅湿了衣裤,却还一脸歉意地说:前几天嘛还有好多,可能是被别人采去了,剩下的就这些了,真是对不起啊!
我连忙拉他上岸,看着他那冻红的双腿,久久说不出话来。当晚,我们在家里做了一道干煸树菇,可我怎么也吃不出味道来,脑海里晃动的总是那位朴素的农民大哥……
原文标题:柳树菇(新疆柳树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news/20472.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