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四经(运用《内功经》)感知太极拳之真意,可动中体悟,亦可静中思考;可实战验证,亦可单练探寻;可与拳友畅谈而获,亦可和典籍交流而得。
古往今来,阐述太极拳的武学典籍甚多。明代武术家王宗岳先生所著的《太极拳论》,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赵堡太极拳大师杜元化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正宗》,陈氏太极拳宗师陈鑫先生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名家陈炎林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都值得细研。
今年十月,应一拳友相邀,吾开始简谈武学秘籍《内功四经》。目前,关于四经之一的《内功经》,吾已撰写微头条24篇,含此文共撰写长文3篇。
本文主要谈《内功经》的“劲诀”。聊完“劲诀”,吾之《内功经》拳悟就暂告一段落。下步,吾将和拳友漫谈四经之二的《纳卦经》,此经涉及五行八卦易理,须太极拳理论较高层次者方可理解。
盖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皆重视“劲”。
太极拳名家陈炎林先生曰:“虽云太极拳至大成时,仅尚意而不尚劲,然初学者升阶有级,入室由门,必须从劲着手。盖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不明运气之功,则不知太极拳真意。”
陈炎林先生之言甚是明晰。拳者若想知晓太极拳之真意,懂劲是入门,运气是入室,从门口到室内,虽几步之遥,但难矣!
《内功经》关于“劲”之论述,主要包括:八字功法、劲之身法、横竖劲等内容,着重谈“劲”的练法,言简意赅,朴实无华。
一、怎样理解劲诀之八字功法?《内功经》之第十四句曰:“既明气窍,再详劲诀。通、透、穿、贴、松、悍、合、坚。曰通,劲之顺也。曰透,骨之速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渔也。曰悍,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转也。”
释义:此八字功法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练习时须紧密配合,不能单一分开,才能达到刚柔相济、灵活敏捷的境界。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其一。
内家拳只有两种力,即离心力和向心力,此两种力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生互存。不管是太极拳、形意拳还是八卦掌,只要行拳时走出双螺旋之拳架,人身就会同时发出此两种力,即浑圆劲。人身一太极,此两种力人天生即有,拳者若练习得法,自然就会慢慢去掉后天拙力之遮盖,渐渐太极功夫上身。
其二。
《内功经》之八字功法,不能单一练习,而是出手即一体协同。举例。所有内家拳,只有劲路“通”、畅顺,发劲才能“透”、穿透力强,劲之“松”“悍”才能更佳。若没有顺,怎有柔?若无穿透力,怎有“悍”?
太极拳友皆知“五步八法”。之于“八法”,亦是不能单劲练习。凡太极拳之出招、接手,皆须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八种劲同时发出,而非单劲。故太极拳推手之练习,与实战之拳法尚有距离,只是玩拳而已。
二、怎样练习劲诀之身法?《内功经》第十五句言:“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
释义:此下步之真窍也。人皆练步,而不知练步之窍在于按肩也。按肩者,收肩井穴之劲沉至足底涌泉穴也。人皆知坚膝,而不知坚膝之窍在乎逼臀者,将两臀极力贴住也。人皆知坚胯,而不知坚胯之窍在乎圆裆也。圆裆者,由内向外极力挣横也。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窍在乎提胸也。前胸提起,腰自然塌下矣。
吾之体悟,和拳友分享。
其一。
做到按肩、逼臀、圆裆,提胸,不能同时用意念去想怎么做,否则会越想越紧、越想越乱。唯一之关键,当在松开双胯、双肩之后,只须有意无意地“虚领顶劲”。之于太极拳,“虚领顶劲”之妙,如木偶之提纲挈领,让拳者醍醐灌顶。遗憾的是,只有少之又少的拳者能体悟到真正的“虚领顶劲”,因为他们始终未能真正松开双胯和双肩。
其二。
做到按肩,必须松开双肩。太极拳之松肩,非压肩。肩不松,则全身不得力。腋窝气膨,则肩真正松矣!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言:“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杨师拳论启示有三:一则,不松开肩,则难沉肩。须注意,沉肩,非压肩。二则,不沉肩,则难气沉丹田。肩为丙火,丙火之气下行,涵养己土即脾土,故养神养根。三则,气不下沉,则全身皆不得力。故松肩之于太极拳至为重要。松肩之法颇多,吾不细说。河洛太极之松肩法,即以天七式牛舌掌法和天九式万字手法松之,松得彻底。
吾之体悟,肩松开之感觉有三:一是锁骨松开;二是肩胛骨松开;三是腋窝处气似充满自然膨开,上臂难以贴肋。
其三。
做到逼臀,须松开双胯,特别是后胯。松开后胯,须松开尾闾和骶骼关节。一旦此部位松开,尾闾自然会往前稍微弯曲下垂,此时气沉脚底便来,自然敛臀。逼臀,非刻意之,而是顺势之。
其四。
做到圆裆,须松开双胯,气沉丹田。在此基础上,只须稍稍虚领顶劲,便会自动“圆裆”。圆裆,不能理解为两腿如夹球,亦不能简单理解为裆走弧线“铁锅底”。
其五。
做到提胸,须命门处后凸。圆裆之后,尾闾往前蜷曲,此时神阙穴处便往命门穴处紧贴,于是命门处便往后下凸,此时会带动胸部往前上提。提胸,非刻意挺胸,否则会伤身。
孙氏太极拳宗师孙禄堂先生曾言“入门三害”。“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若挺胸提腹,则腹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
三、怎样体悟劲路?《内功经》之第十六句曰:“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
释义:颏骨向上提起,项即正也。两背骨极力贴住,即觉其劲自脐下而出,至六腑穴向外于斗骨而回。出劲之时将肩井穴之劲软意松开,自无碍矣。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其一。
松开锁骨、胸骨、肋骨、肩胛骨之后,只要“虚领顶劲”,所谓的“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即自然而成。真正之松肩,必须松开以上四骨,特别是肩胛骨。
其二。
唯有松开双肩之后,才能气沉丹田。吾之观点,出于不损伤身体之目的,吾不主张丹田发劲,因为若被对方用意念原路打回丹田,则极易伤丹田气。
其三。
当尾闾和双肩真正松开之后,拳者便形成“龙脊”,督脉之气便自然而然顶起玉枕穴和百会穴,此为真正之虚领顶劲。此时,提颏以正项亦是自然而出。千万别硬提,否则会提出毛病来。
其四。
松肩以出劲,关键是肩胛骨须松开。肩胛骨为庚金,对应手阳明大肠经,万字手的劲就是此经和肩胛骨发出的。当然,前提是松开尾闾和髋骨。不松开髋骨,万字手的威力至少降低一半。
四、怎样感知劲诀之玄门之法?《内功经》第十七句曰:“折天柱以下气,瞻合谷以立门。”
释义:天柱者,此穴系从项后高骨(玉枕穴),上下气时,极力贴住,自得其窍;合谷者,即虎口穴也。遇敌之时,将手擎起会与耳齐,专睛视之,此玄门之法也。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其一。
合谷穴处,俗称虎口,是内家拳包括太极拳皆十分重视训练部位之一。
为何虎口要撑圆?有拳家说是为了把劳宫穴打开,有武者说是形成手型的浑圆架,诸如此类,皆为说到要害。吾稍事犹豫,仍决定秉承师傅传播太极文化之吩咐,将此秘密公之于众。
合谷穴处,为人之肩丛神经和肩胛骨的手部反射区。当人之视线似看非看的置于合谷穴处时,虎口便自然撑开,人之双肩和双肩胛骨便和手自然相通相合,此时根劲、整劲方能出来。
其二。
“瞻合谷以立门”。何谓立门?人之身前要害,几乎全在中线之上。“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
目视合谷,人之前手便自然螺旋而出而开而立。因此,所谓的“立门”,一是手臂如门护住中线;二是手带身练成后,寸劲上身,手法的打击形式便随心所欲,推门即可打人。
全靠腿打人,不要误解为手打不行,内家拳主要靠手打,腿打不是全部腿踢,主要是步法。
其三。
视线拿住前手之合谷穴,虎口便自然撑圆,前手之手型便自然成为立掌或立拳(重心左脚时为立掌,重心右脚时为立拳),进而塌腕,进而手往前推,后手自然也是立掌或立拳,前后两手相合,最终走出螺旋缠丝劲,此时周身便成为一体,形成浑圆整劲。
孙氏太极拳宗师孙禄堂先生晚年曾将三体式之手型由直腕改为坐腕,即是此理也。手腕和脚腕相合,手坐腕之后,脚腕自然弯曲到和手腕一样之角度,此时手脚便又相合。人之身体便是如此精妙!
五、怎样运用横竖劲?《内功经》第十八句曰:“横劲竖劲,辨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横用。”
释义:以一身而言,自井顶至于足底,竖劲也;自背骨至于手,横劲也;以一背而言,自腋至于两肩云门穴,竖劲也;自六腑穴转于斗骨,横劲也;以一腿而言,自内胯至于足底,竖劲也;自膝至臀,横劲也。总而言之,横中有竖,竖中有横,遇敌之时,横以克竖,竖以克横也。
《内功经》所言之“横竖劲”,适用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不懂“横竖劲”,即不懂浑圆劲。
吾之体悟,与拳友分享。
其一。
《内功经》此十六字,有诸多不同解释。此释义为清代武术家王南溪先生所注。
南溪先生所言之“横中有竖,竖中有横,遇敌之时,横以克竖,竖以克横”,吾有体悟且能用于拳架。
南溪先生以身、背、腿为参照解释劲之横竖,吾尚未有明确体悟。但吾不提倡拳者以身体某部位发劲。为何?因为实战当中,绝大多数过手都是以手和脚来实现最大可能的打击。而且,用哪发劲则哪紧,影响整劲之发挥。
其二。
“横劲竖劲,辨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横用”,此十六字简言之,即“横竖劲”,亦名“龙虎劲”。关于“龙虎劲”,吾之文章《内家拳“龙虎劲”上身的基本条件、手型和体悟》已作阐述,不再赘述。
其三。
南溪先生言:“遇敌之时,横以克竖,竖以克横也。”
吾之观点:横克竖是对的,如形意拳,崩拳之木劲克横拳之土劲。竖克横,是克不了的,此是吾之疑问。
为何?
前后为纵轴。纵轴之前方,斜下为癸水,仰上为丙火,地面之交合点即水火既济,如古语所言:“水火既济,却言丙对癸乡。”丙为太阳在天,癸水在地居坎,癸水克丙火,但又成既济之势。
以形意拳为例,横拳破钻拳,横拳化炮拳。为何?横拳为土,钻拳为水,炮拳为火。土克水,火生土,此为五行生化相克之理。有兴趣的拳友可以试手一下。
原文标题:内功四经(运用《内功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news/462.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