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换人)
1959年,沈阳军区司令员换人了,邓华离开,谁来接任司令员呢?林彪亲自找一位开国上将谈话,说,中央已经决定了,由你到沈阳军区当司令员,你准备一下,尽快去报到。
这位开国上将到底是谁呢?谁有资格接替邓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为什么选择了他呢?
1955年,沈阳军区成立,邓华当之无愧成为首任司令员
沈阳军区的前身是东北军区,东北军区统辖着东北全境的武装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北军区的司令员是林彪。东北解放后,林彪统领四野大军南下,继续完成全国的解放战争。
由谁来接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呢?高岗。解放战争时期,高岗一直战斗在东北,当过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是林彪的副手。所以,当林彪离开后,自然由他接任东北军区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东北军区作为志愿军的大后方和后勤物资供应基地,高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彭德怀后来就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要感谢两个麻子,一个是洪学智,另一个是高岗。
1954年,从朝鲜回国的邓华,担任了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所以,到1955年,东北军区改编成沈阳军区,邓华当之无愧地成为首任司令员。为什么是邓华呢?
(中间坐着的是邓华)
邓华太优秀了。邓华是湖南郴县人,他的革命资历非常老。邓华1927年光荣入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然后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邓华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
邓华还参加了具有历史深远意义的古田会议,然后是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1934年,邓华跟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他已经是中央红军的师政委了。
抗日战争时期,邓华担任过115师独立团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政委、晋察冀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长期战斗在敌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抗战胜利,邓华随即奔赴东北,在白山黑水鏖战了三年多,担任过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是东北军区的重要创建者之一,为东北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邓华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是彭德怀的第一副手,还代理过彭德怀的职务,是第二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从朝鲜回国,邓华该担任什么职务呢?
东北军区是第四野战军创立的,而邓华已经成为四野战将的第一代表,所以他先是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然后以副总参谋长的身份就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可惜的是,1959年,邓华离开了沈阳军区司令员岗位。那么,谁来接替他呢?
谁有资格来接替邓华,执掌沈阳军区?
前面说了,沈阳军区统辖着幅员辽阔的东北全境,面临着苏俄和日本的压力,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6000多公里,海岸线长2000多公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一位上将军来镇守。
有读者朋友可能要问了,为什么不是大将呢?因为首任司令员邓华是开国上将,肯定不能让大将来接替他吧。中将少将的分量又不够,所以必须是一位上将军。
沈阳军区是第四野战军创立的,按理说,应该由四野的战将来接任司令员。可是当时有资格接替这一职务的四野战将都来不了。比如说韩先楚吧,他在福州军区担任司令员,黄永胜在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李天佑也在广州军区,刘震已经改行在空军系统任职。
(韩先楚杨得志和刘震)
四野的主力战将都来不了。那就只好从其他野战军中挑选了。解放战争时期,邓华担任第十五兵团司令员,能够接替他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必须也得是一位兵团司令员才行。
这样一来,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寥寥无几了。杨得志在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杨勇在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杨成武就更忙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叶飞在福州军区,主政福建。
比来比去,只有陈锡联最合适。
为什么选择了陈锡联?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人,他比邓华小5岁,革命资历没有邓华老。但是,陈锡联可谓是后生可畏。邓华是中央红军将领,当过师政委。陈锡联是红四方面军将领,他当上师政委的时候,不过20岁。
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后,张国焘向周总理介绍陈锡联,周总理惊叹说,你们红四方面军的干部真年轻啊!抗日战争爆发,邓华在115师担任团政治处主任,而陈锡联已经是129师的主力团长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陈锡联已经后来居上,超越邓华了。他们都奔赴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邓华参加过平型关大捷,陈锡联的名气似乎更大,奇袭阳明堡机场,陈锡联的名气享誉全国。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阳明堡之战后,陈锡联意外收到了母亲从老家寄来的信。自从参加革命,陈锡联已经好多年没有和家里联系了,家里也不知道他的消息。
他的老母亲从报纸上看到阳明堡大捷的消息,看到了团长陈锡联的名字,特意让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问道,报纸上的陈锡联是不是你?战争年代,一封家书抵万金。
陈锡联收到母亲的来信,非常高兴,至少他知道老母亲还活着。可是他却不敢和母亲说实话,战争年代,时局动荡,他怕连累母亲,就谎称自己在外面经商,等时局好转,就回去看望。
陈锡联没有向母亲承认报纸上的陈锡联就是他,是为了母亲的安全考虑。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奇袭阳明堡机场当时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多大,陈锡联的名气有多大,连乡下的老母亲都知道他了。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是刘邓大军的“三陈”之一,第三兵团司令员,和邓华一样都是兵团司令员。邓华纵横东北,然后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陈锡联则驰骋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然后进军大西南,成为首任重庆市委书记。
1955年大授衔,邓华和陈锡联都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所以陈锡联完全有资格接任沈阳军区司令员职务,二野赵子龙威震中原,小钢炮更是名声远播,他完全可以镇守东北,为国戍边。
而且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开始,陈锡联担任首任炮兵司令员,到1959年,已经是近10个年头了,他对炮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彪亲自找陈锡联谈话,你去沈阳军区当司令
1959年8月,总政治部负责干部工作的徐立清中将先给陈锡联吹风,说准备变动他的工作,让陈锡联去东北。徐立清是专门负责干部工作的,他的消息当然最灵通。
有一天,接替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元帅亲自找陈锡联谈话。林彪对陈锡联说,现在中央已经确定了,要你到沈阳军区当司令,你准备一下,尽快去报到。
10月9日,国防部接到周总理的命令,正式任命陈锡联为沈阳军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委。10月中旬,陈锡联交割炮兵的工作,赶往沈阳赴任。
陈锡联就成为邓华之后的第二位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在沈阳军区创造了两个历史记录。第一个,那一年,陈锡联只有4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他比邓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时候还年轻1岁,是任职时最年轻的沈阳军区司令员。
第二个,陈锡联从1959年,一直到1973年,前后担任了14年的沈阳军区司令员,是任期最久的沈阳军区司令员,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如果不是1973年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的任期可能会更长。
陈锡联深刻明白沈阳军区的重要性,在欢迎会上,他讲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虚心向广大指战员学习,绝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第二句话,充分肯定了沈阳军区之前的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马上任第一件工作,就是实地考察边疆,陈锡联亲自带着副司令员曾思玉,从大兴安岭,长白山,到辽东半岛,凡是重要的山头,他们都爬上去查看,一路走,一路研究。
(陈锡联主持沈阳军区工作)
在陈锡联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期间,军区涌现了像雷锋这样的榜样人物,陈锡联亲自接见了雷锋,把雷锋的报告录音下发各部队播报,宣传他的事迹,把雷锋事迹推广到整个沈阳军区。后来,雷锋成为全军全国学习的好榜样。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陈锡联命令前线部队,自卫战要服从国家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打不打,什么时间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听从党中央的命令。不愧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名将。陈锡联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了中央的表扬。
1973年,陈锡联参加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离开沈阳军区,和老部下李德生对调,来到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还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成就非常大。
原文标题:沈阳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换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news/7860.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