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地图(谁说上海人小气又排外)人们对上海人有偏见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学者也乐于描述他们对于上海人的种种印象。钱钟书、张爱玲都曾刻画过上海人的形象,而易中天更是写过,“『上海人』这个称谓,在外地人心目中,有时简直就是诸如小气、精明、算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难相处等等『毛病』的代名词”。
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但上海人对此却极不买账,因为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叫王沪生。
扮演王沪生的演员孙松说,自己演完这个角色后一度处境尴尬。“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在火车上都会被阿姨边打边骂。当年我在上海演出时,偌大的体育馆没有人为我鼓掌。”
剧照|电视剧《渴望》
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
电视剧《潜伏》中行动队队长马奎的上海太太给客人吃发霉的点心,这也属于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
剧照|电视剧《潜伏》
还有发生在上海青年刘翔身上的故事也颇有意思。
当刘翔横空出世,并成功塑造出一个偶像形象,公众不觉得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反而认为他是“异类”;当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黯然退赛,被许多人视为“怯懦的逃兵”,一种很有市场的评价又风行起来:到底是上海人啊。
而外地人对上海人最深的刻板印象就是排外和斤斤计较,这样的形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
排外的上海人?
『上海人排外』已经成为国人皆知的印象。
网络流传的上海人心中的中国地图
2009年发生的一件事验证了人们对此的看法,12月23日早晨,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调侃。一名听众发来短信称“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
晓君在节目中一字一句读完听众的短信后回应:“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立即激怒了许多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这件事强化了人们对上海人排外的印象。
据传上海市人民公园相亲墙调查后写出的报告,绝大多数上海家长都明确表示:孩子不能和外地人结婚,被调查者给出了各种原因,比如生活习惯不同、外地人没有房产、外地人亲戚多等等原因。
这样的说法非常符合人们对上海人的猜测,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上海市人民公园相亲角
在2016年的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大数据的统计中,最受关注的竟然是“人品”,占比高达67%,远超“物质条件”;其次是“性格修养”,占比58%;排在第三位的是“文化水平”,占比57%;第四名至第八名热词依次是:“共同语言”、“物质条件”、“工作能力”、“理财观念”、“家庭背景”。“物质条件”占比未过半,上海男女青年并不如想象中的拜金,而是更重视与另一半在精神领域的契合。
上海人由“外地人”组成
上海人排外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上海的老外都歧视北京的老外。上海人似乎将全国其他各地人拒于千里之外,然而回溯上海的历史,会发现排外的上海是由“外地人”组成的城市:
1、原住民
先秦至汉晋,上海地区多为海滨渔村,人口稀少。隋唐之前,时常发生海潮、洪水、内涝等灾害,农业经济发展也很滞缓,也很少出现迁移活动。
隋朝大业八年的上海地图
从隋唐时期开始,上海经济开始较快的发展,人口渐增,市镇规模扩展。明代,苏州松江重赋税,战乱不断,人口大量逃匿。清康熙年间,实施休养生息,永不加赋,人口迅速增加。
2、相继进入的移民
壹
广东买办和福建船员
上海面江跨海,海运河运都较发达。开埠之前,就有广东和福建人随船到达上海,据传上海开埠之初,有三分之二的买办是广东人,因此广东买办成为首批上海经济的主持者。
英法美等国也相继在上海创立租界。外国人逐渐将其经营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在沪七办船厂开银行,从内地收购原料运出,从国外运进成品转销各地。
上海发达贸易的需要,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福建船员,到达上海。他们可谓是最早到达上海的大批移民,他们乘着西风而至。
184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宣布上海港开埠通商。上海作为中国的东大门成了一个重要的对外交往口岸。
贰
苏南浙东财阀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攻占苏常和杭州,这些地区的地主商人们携巨款迁沪,形成苏南浙东财阀。他们到达上海后,投资钱庄贸易丝厂等商业,与广东买办一争雌雄。
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使江浙商人获得天赐良机,因为小刀会会员与广东买办关系密切,其中许多分会还由广东买办掏钱资助,其失败后,江浙商人立刻攻击广东人居心叵测,这也使外商怀疑广东买办,转而雇佣江浙人充作买办。
此后,江浙商人逐渐占据上海经济鳌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江浙财阀支持蒋介石,进一步巩固了在上海的地位,直到目前上海最富有者群体中江浙籍仍占多数。
上海小刀会起义
叁
难民
上海的移民,一部分是为寻求经济机会而来,另一部分,则是为了逃避家乡的战乱和饥荒而来。
许多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大多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只有力气,于是从事体力活,做码头工人、拉黄包车、搞建筑等等,女性则在丝厂打工,有的甚至不得不从事妓女行业。他们只能住在棚户中。
3、逐渐产生的自我认同
壹
各地迁沪者互相排挤
任何一个移民城市或国家,都会因其移民的来源地不同,产生地缘性的排外现象,上海也不例外。
早在清末,上海便由各地迁沪者,组成各自的公所会馆商帮,如广肇公所、四明公所,陕西会馆,及潮汕帮、苏北帮、宁波帮等等。
这些会馆公所以地缘为纽带,将同一省或地区的移民团结起来,而不同的会馆公所商帮之间,又相互排挤,打压。
贰
户籍管理制度
从1958年开始,上海正式实行户籍管理制度,从此,上海的人口迁出容易迁入难,这对于催发上海人的上海意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叁
上海话的规范化
上海话的规范化,也成为上海人自我认同、区别于上海人与外地人的重要工具。
此前,上海人也说上海话,但是浦东人讲浦东人的上海话,宁波人讲宁波人的上海话,苏州人讲苏州人的上海话,扬州人讲扬州人的上海话,直到电台广播的上海话节目和沪剧的演出,规范了五花八门的上海话。
被规范的上海话甚至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权力。易中天在《读城记》里举例说,上海学者余秋雨曾因不会说上海话而感到窘迫,前上海市长徐匡迪也曾因不会讲上海话而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