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的作用(文献综述的结构布局)文献综述是作者围绕某一专题,收集大量相关原始文献,就某一学科领域系统地进行分析和综合,阐明其研究进展,揭示其发展趋势。它不同于研究论文,属于二次性文献,它能较全面地介绍有关研究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或是有争议的问题,能让读者快捷、全面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对作者和读者确定科研课题、把握研究方向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达晋编译对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布局的一些体会。
一、题名。综述的题名应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不太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综述的文题应体现出综述的独到、新颖之处。
二、摘要和关键词。综述的摘要应简明扼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摘录的内容应是所综述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包含综述的主要信息,以2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在国内外期刊中,对综述是否写摘要意见不一。一般而言,为方便读者浏览写一份摘要无可厚非,但也有许多刊物舍弃了摘要。在保留摘要的期刊中,绝大部分不用4层次(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框架结构。这种架构不适合综述这一文体,因为综述的针对性、思维方式、组织素材的方法与论著等其他文献不同,如果生硬地套用,其结果往往是文不切题,难以自圆其说,其内容不是冗长就是肤浅。冗长的摘要是将文中所有论据不分主次地搬到方法项下,所有论点都罗列到结论中;典型的肤浅是千篇一律地在“方法”下“复习有关文献”。这种“方法”无技术含量,无信息价值。国外个别杂志综述用6层结构,即目的、资料来源、资料选择、资料提取、资料合成结果和结论。这种结构太繁琐,不实用,难以推广。总之,结构式摘要用于综述似乎弊多利少,它不能为文章的整体增色生辉。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特别是适用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从论文中选取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根据有关规定,在文摘后面应给出3~8个关键词。
三、综述的主体。综述的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正文、结语3个部分。
1.引言。引言的作用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课题的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从写作规则上要求,它应该开宗明义,用简练、直接的方法和文字揭开主题,并能清楚交待综述专题的基本内容和范围,同时也要求作者简述一下行文的目的,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综述专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如果是综述某方面的进展情况,在前言部分应对这方面的发展史作梗概介绍。引言一般为300字左右。通过阅读引言应使读者知道综述的主要内容,并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2.正文。这是综述的核心部分,也是其具体内容所在。正文的写作无统一的模式,以主题突出、阐述清楚、结构合理为原则。内容上一般包括: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3个部分。历史演变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加以归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现状分析则是横向的对比,是把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人们对某一问题认识上的歧见加以揭示,这种揭示要求准确性和客观性。关于趋向预测,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写作时首先要注意综述的综合性,即将收集的大量相互关联的文献分析归纳,把分散在各篇文献中的论点、论据提炼出来,并按一定的思路加以安排。在写作中作者最常犯的毛病是将原始文献中的观点罗列在一起,没有分析、归纳和提炼,综述写成了论点的堆砌。另外要注意,对于叙述性综述来说,综述是对已发表文献的评述,应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发表议论。当然,面对大量文献,作者在筛选及加工整理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的倾向性观点,但在综述中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而对以评述为主的综述而言,作者应站在专家的角度,对专题的研究现状、水平、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其优劣,评述其利弊,并对其专题研究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使文章对该学科的发展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3.结语或小结。结语部分是综述内容的总结,要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四、参考文献著录。参考文献是综述文章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著录文献不仅体现作者对原作者的尊重,而且表明引用的文献是有根据的。同时也给读者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节省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的,而且应该是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应能全面地反映主题的全貌,并能说明问题。为了确保资料全面,内容详实,重要参考文献不遗漏,写出的综述有参考价值和说服力,作者应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范围充分应用多种文献检索手段,这样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资料,真正掌握某专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