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顶峰式和下犬式的区别

顶峰式和下犬式的区别

顶峰式(让人发愁的下犬式和顶峰式,你还能分得清吗?)

顶峰式(让人发愁的下犬式和顶峰式,你还能分得清吗?)

我记得之前在说眼镜蛇和上犬式的时候,特别的讲过,上犬式和眼镜蛇式从外观、练习方法上、力的走向、功效等各个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像犬一个像蛇,故以此命名,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体式。

那么长得那么相像的顶峰式和下犬式是不是也是完全不搭嘎的两个体式呢?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尤其是在拜日式的体式里面,总会顶峰和下犬傻傻分不清楚,听着老师的口令,下犬做成顶峰,顶峰做成下犬的时候比比皆是。

后来翻了一些文献,对瑜伽体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有关瑜伽体式的文献记载里也详细的描述了湿婆创造了瑜伽的体式,传说的是在那个时代世间一共有840万种物种,而湿婆是按照每10万个物种创造一种瑜伽动作,那么最初的瑜伽体式就是84个了,不过没有文献说明这84个体式到底是哪些,不过后人也有略作统计,而且能够确定的是类似于至善坐,双莲花坐这些比较有利于冥想坐姿的体式应该也在这84个体式中的。

顶峰式(让人发愁的下犬式和顶峰式,你还能分得清吗?)

后来瑜伽大师出了一本《哈他瑜伽之光》,这里面也详细记载了15个瑜伽体式,所以在瑜伽刚刚出来的时候,瑜伽可用的体式其实并不是很多,远远不及现在那么丰富,虽然文献说明湿婆创造了84个,但是有详细记载的也就仅仅只有15个而已,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艾扬格大师的《瑜伽之光》出版,在这本书里面才对瑜伽的200个体式的练习方法做了最为详细的说明,而且艾扬格大师本人也进行了亲自演练,这本书也成了目前流传最广,认可度最高的,当然也是一本瑜伽体式最多的一本书,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面并没有提及顶峰式。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瑜伽的体式的发展,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壮大、扩容的过程,到现在各种瑜伽体式以及各种的变体已经远远超过了艾扬格大师的《瑜伽之光》中中的数目,而且瑜伽体式的数量还依旧在不断地增加,好比拍照最适合凹造型的体式:狂野式。据说就是70年代才创造出来的。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新增加的体式貌似比原始的体式更加受欢迎,然后就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瑜伽基础体式然后一直被流传下来,但是有的体式的流传度就比较有限了,很少被提到,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顶峰式。

我们再来看看顶峰式和下犬式的主要区别

有些瑜伽老师把顶峰式堪称是下犬式的一个变体,具体的变化集中在肩部的处理上面。

下犬式:背部和手臂在一条直线上,主要用于放松和修复身体,可以伸展身体的后侧

顶峰式:主要是向下压肩,背部和手臂成一个弧形,主要可以灵活肩关节

所以很多老师在教下犬式的时候,都会把顶峰式拿出来做对比,比如下犬式的肩膀压错了,就成了顶峰式,而部分的比较老的书在瑜伽传统拜日十二式里面是没有下犬式的,是用顶峰式替代的下犬式。

既然可以用顶峰式替代,那么是不是在压肩的时候,把顶峰式做成下犬也没有问题?按理讲是可以这样,但是实际情况是下犬式在瑜伽练习中出现的频率非常的高,可能一节课会多次的练习,作为一个平衡的体式,力量和伸展都同时具备的,但是下犬式本身是一个修复的体式,如果练习累了话,可以用下犬式稍作休息恢复体力,这个也就意味着下犬式可以频繁地去练习,也可以长时间去保持,也不需要用别的体式来作为补充和修复,而且没有任何不好的结果。

而顶峰式,压肩,胸腔要向前推,肩膀受到挤压。我们在练习开肩的时候可以用顶峰式来打开肩关节的一个活动方向,但是练习完了以后,为了保持平衡,在顶峰式之后需要练习别的体式来让肩膀放松,缓解我们的肩颈的压力,否则很有可能造成我们的肩颈不适,或者造成肩关节和肩关节周围组织的不平衡,相对于下犬式可以频繁的练习而言,顶峰式是不具备这样的特针的。

举个例子吧,我们开髋用的体式骑马式和束角式

骑马式的时候一侧是髋关节是前屈,另外一侧的髋关节是伸展,这样的体式就是比较平衡的,不用担心只是练习到髋关节的一个方向,因为体式的本身就具有平衡的效果。而束角式则是髋关节的外旋和外展,做完之后,需要一个内旋和内收的体式去平衡。

而下犬式就如同骑马式,自己本身就是平衡的体式,顶峰式就相当于束角式一样,需要通过别的体式来平衡,不同的是,束角式本身不会对关节造成压力,但是顶峰式确是会对关节造成压力

所以基于上述的原因,不要在日常生活中把下犬式做成了顶峰式,也是因为以上的原因,顶峰式注定不会流传很广,现在也很少被提到了,

总结一下:顶峰式其实就是下犬式的一个变体,可以更多的灵活肩关节,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肩膀有一定程度挤压的,练习完了以后需要反体位法来平衡。在平时的练习中,不要把下犬式做成顶峰式。


高三学习网 娇娇优选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