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生辰纲是什么介绍

生辰纲是什么介绍

生辰纲是什么(为什么要智取生辰纲)

一、杨志的责任

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但是从书中看,吴用这一计谋并没有那么天衣无缝,如果没有杨志方面的努力配合,吴用这边还是很难取得生辰纲的。因为他这一计的关键在于杨志的押运队伍,必须要在黄泥冈休息,必须要吃白胜的酒,如果杨志不允许休息不允许吃酒,那么也就很可能没有生辰纲被劫,所以说吴用智取生辰纲的绝大数功劳应该记在杨志身上,反过来说生辰纲丢失的大部分责任也在杨志方面。

杨志作为带队的,观察其上任以来的表现可以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或许在带队伍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但是他的责任心,他的业务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杨志在接受任务以后,一路上谨小慎微、不辞辛苦,确实不曾有丝毫懈怠;其次一路上或走小路,或走大路,或白天行,或晚上行,都安排的极为妥当,安全的走了二十天左右,说明杨志的工作思路是对的;第三杨志对困难的预见也是精准的,比如梁中书说想要大张旗鼓的运送,杨志极力否定。当听说夫人还有一担礼物要交给父亲,并且还安排太师府门下奶公老都管也一起去的时候,杨志立刻说:这可不行。他是夫人的手下,又是太师府上的管家,如果在路上与小人争吵起来,我怎么敢和他争执呢?”事实证明了杨志的担忧;第四当来到黄泥冈,军汉们不顾一切也要休息的时候,杨志的表现是焦急紧张不断催促,白胜挑酒过来,军汉们要吃酒,杨志立刻严厉禁止,说明杨志的风险意识是强的;第五看到晁盖等人,杨志的第一反应是拿出对敌的姿态,这显然是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的本能表现。

应该讲,杨志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做了,生辰纲的失陷不能追究杨志的责任。这支队伍一共十五个人,杨志是队长十一个军汉是队员,老都管并两个虞侯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中层,但却是实际上的中层,杨志向军汉们传达出的命令,会受到老都管阻拦,而军汉们也动辄向老都管诉苦。从管理的角度讲,这就是中层梗阻,杨志和老都管等三人,根本不存在正常的管理关系,没有约束力,这属于体制不顺。所以当老都管和众军汉统一起来,杨志反而孤立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体制不顺则累死一将啊。

二、老都管的骄横

有读者认为,老都管也是在杨志的领导下,他做的不对,杨志应该坚决纠正,甚至责罚。然而这正是杨志为难的地方,也是押运工作失败的症结所在。当初杨志提出不方便管理老都管的时候,梁中书如何反应呢?书中写,梁中书道:“这就很好办了,我明亮他们三个都听你的就是了”,从这句话来看,梁中书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他就对三人说:“你们三人和他一起去,一路上吃喝拉撒住,都要听杨志的,不能和他起冲突”,极其随意很不严肃,尤其是没有赋予杨志一定的争吵处置权力,完全没有把押运队伍当成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开始跟着唐僧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师徒,但是由于孙悟空不听唐僧的话,唐僧拿孙悟空根本没有办法,直到最后有了紧箍咒说话才好使。唐僧和孙悟空是师徒关系还要靠紧箍咒,而杨志和老都管是什么关系呢?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上下级关系,两个人不是一个单位的,只是因为押送生辰纲在一起工作几天,虽然领导说了,你要服从他的领导听从他的指挥,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没有制度约束的关系,仅凭一句话毫无意义。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这就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执行梗阻。老都管这种人,不要说没有制度约束他,即使有制度约束他,只怕也是难以摆弄。老都管接下来表现,是杨志的噩梦却也是吴用所需要的,没有他的演出,吴用的开篇之作实难完成。

面对杨志的强行催赶,老都管是如何说的,书中写老都管道:“须是我相公当面吩咐道:不要和他吵闹,所以我才不吭声,这两天也看他不顺眼,就先由着他吧”。从“我相公”的称呼看,体现了老都管的优越感,正是因为有“我相公”的吩咐,因此才不作声,可见不作声还不是在给杨志的面子,而是碍着“我相公”的交待,但是这面子还不能无原则的给下去。“权且奈他”暗示老都管只是暂时让着他。果然,接下来杨志不理老都管的说情,老都管说话了,老都管喝道:“我在太师府做奶公的时候,下面的军官也见了无数,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夸口,就你一个犯了死罪的人,相公可怜你才让你做了提辖,跟芝麻大点的官职,就敢这般逞能?先不说我是梁中书家的管家,就是农村里的一个老头,也该听我一句劝吧,你现在只知道打骂他们,把我放在哪了?”老都管的话传达出三层意思:一卖弄资格(我做奶公时);二讽刺挖苦杨志,揭杨志的短(量你一个遭死的军人),俗话说“骂人不揭短”,老都管可谓毒舌也;三属于退一步说法,意思是说杨志不知老少,不通人情,等于是骂人。对于老都管的话,杨志如何听不出难听至极,但他没有“紧箍咒”啊,只好耐心解释:“都管你是住在大城市,生长在相府里的,哪里知道这穷乡僻壤的危险啊?”,此时杨志还要恭维他出身高贵,这个押运头领确实不好干,即便如此老都管并不买账,并不能容忍杨志说他见识浅,又说:“四川,两广也都去过”。杨志有些急了,说:“现在比不上那时的太平天下”,杨志说的也属实话,不然干嘛让他押送啊,但是老都管立刻抓住漏洞,把杨志的话提升了一个高度,严厉斥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当今天下怎么就不太平了?”至此杨志无法再说,老都管完全压倒杨志。

最后吃酒时刻,仍然是老都管,不阻止军健们的要求,反而要求杨志给予方便。这时杨志不敢再拒绝啦,刚才就被大骂一番李蕊,只好说:“既然老都管都说了,就叫你们买了吃吃就继续赶路”。完全是一副惹不起的表现,这队伍带的真够窝囊。

老都管是生辰纲失陷的关键人物,因为他帮助吴用实现了智取的关键一步,即不允许休息不允许吃酒,必须要有人使其休息使其吃酒。体制不顺再加上老都管的骄横,导致杨志的正确决策难以执行。

三、梁中书的尴尬

梁中书身为大名府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肯定懂得一支高效的队伍必须要具备机制合理、指挥得当、团结一致、赏罚分明等要素,但是组建生辰纲押运大队,则体现了他极其业余。

这支队伍的硬伤主要有:一责任不明确致目标不能统一,梁中书只明确了杨志的责任,并未明确十一位军汉的责任,在一支队伍中每名成员都应该有责任有任务有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把目标统一起来,可是这些军汉一点责任没有。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于是累了就要休息,渴了就要吃酒,至于生辰纲怎样才能安全,何时能够送到,与我何干?而杨志压力山大,一者生辰纲只有在生辰之前送到,才有意义,必须要赶时间;二者一路上盗贼环伺,必须要谨小慎微,保证安全,所以当他看到队员又要休息又要吃酒,真是心急如焚,人一急躁难免冲动,就会打打骂骂的,但是又加剧了杨志和军汉的对立情绪,影响团结,这对任何一个单位而言,轻者影响工作效率,重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二赏罚不明致动力不足,队伍管理中激励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解决的是动力问题效率问题。梁中书在奖励问题上闭口不谈,对杨志而言,他没啥可说的,因为他是戴罪之身,但对众军汉而言,不明确奖励办法实在不妥。没有责任就不受责罚,没有奖励就缺少干劲,这样的队伍该怎么带?假如规定按时到达,奖励五两银子,提前一天,奖励十两,如此叠加,军汉们还会吵着闹着要休息吃酒吗?对梁中书而言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因为越快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险,所谓夜长梦多啊。三体制不顺致命令不畅,当老都管加入这支队伍时,梁中书应该先考虑如何管理老都管的问题,结果还是杨志提了出来,而提出来以后,梁中书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说生辰纲押运队伍在组建的时候就存在先天不足,而这种不足是属于梁中书的失误。但是梁中书也是有苦难说。

梁中书科举出身,是太师蔡京的女婿,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他的富贵前程全都要靠他的老丈人。书中写,梁中书与蔡夫人家宴,只见蔡夫人道:“相公自从出身,如今也统帅一方,身负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是怎么来的?”梁中书道:“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夫妻二人在家中吃饭,随便聊天,但是一问一答,却严肃认真恭谨有礼,全不见一点轻松恩爱和谐。从此可以看出梁中书和蔡夫人的感情实在一般,梁中书对其夫人恩爱不多畏惧不少。这是寒门子弟入赘豪门的常见遭遇,蔡夫人肯定不漂亮(要是漂亮早就进宫或与皇家联姻,再难也要与其他豪门联姻),不漂亮就不受宠,但小姐的派头十足,平时颐指气使(从问话中可看出很有威势),梁中书没少受罪,还不能爆发,要时刻压抑着自己(老都管就是监视梁中书的)。

老都管是太师府的人,夫人安排随行,梁中书如何敢规定对他的管理措施;又是夫人行的,自己和他都没有管理关系,如何确定杨志和他的管理关系?所以当杨志提出这个问题时,梁中书也只有敷衍了事。

所以说生辰纲的失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官僚阶层的腐朽,在于其内部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生辰纲连失两次,尤其是第二次,一个拙劣的计谋,便轻松的将生辰纲打劫而去,证明蔡京之流确实腐朽至极。


唐人优选 雅润优选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