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是什么歌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是什么歌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冯延巳的一首《南乡子》)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冯延巳的一首《南乡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简单理解,即诗有诗的意境,词的词意境。诗所传达的意境更为阔大,而词更为绵远悠长。而要眇一词,约出于屈原《楚辞》"美要眇兮宜修",要眇即为一种幽微含蓄的美。因此,有余韵、耐品味成为了词的基本特征。

五代诗人冯延巳,在花间"温韦"的基础上,使词有了更为幽美的姿态,今天我们来一起品读南唐宰相早期的一首《南乡子》。

南乡子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冯延巳的一首《南乡子》)

五代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本首词似为一首闺怨词,应是诗人早期的一个作品。

"细雨湿流光",开篇就用了五个字,定下了本词的意境基调——淡淡的忧,淡淡的愁,淡淡的怨。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细雨,一提起细雨,尤其是春季的细雨,那自然是绵、密、细、软、有形还似无形,象极了春日里淡淡的愁绪,比如秦观在《浣溪沙》中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细雨即是愁绪的"代言人"。

细雨一来,滋润天地间万物,而诗人高妙,他不说细雨湿流云或者湿残红,而是说"湿流光",描写细细密密的雨将流年浥透、将岁月浸湿,因而自然而然就引人发出岁月易逝,年华渐去的感叹,诗人轻易地就引起了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本词开篇这一句,堪称佳句,或者称之为"金句"也不为过。

下一句,诗人继续渲染,"芳草年年与恨长"。诗词中,"芳草"几乎成了一种语码,它的出现一定带有另外一层含义。例如贺铸说:"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再比如晏殊的《踏莎行》"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所以诗人在本词中说,每到春来,愁情涨,芳草长,到底孰短孰长,谁又分得清楚呢?

本词首两句,真可谓情景交融,似乎都是景语又似乎都是情语。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凤楼指华美的秀楼,形容女子的居所。秦穆公为其女弄玉建凤台,弄玉日日在凤台上吹箫。"凤楼"由此化来。

春雨过后迷蒙的烟雾围绕着凤楼,使楼中佳人的满腹心事更加无处排遣,诗人一个"锁"用得极为传神,即赋予迷雾以生命,又点明了楼中人的愁绪无处化解,为后面的"积愁成怨"作足了铺垫。而"茫茫"两个叠字,明写雨雾茫茫,实则暗示着佳人的愁怨茫茫,无边无际。

上片的最后一句"鸾镜鸳衾两断肠",鸾镜,照出来的是孤单的身影,鸳衾,绣着双鸳鸯的锦被,本该是双宿双飞时节,却形单影只,因此双鸳鸯的纹样则更加衬托了佳人内心的孤寂。上片结束,我们终于知道,词中主人公的愁是相思愁,是离别怨。

下片,"魂梦任悠扬",诗人写佳人在梦中全没有楼高、烟锁等的羁绊,当是无拘无束的,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也就是说心上人在哪里佳人的魂梦即可追随到哪里。后世小晏也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这样的"鬼语"大约是受了冯延巳的启发吧。

可诗人在接下来的一句中就来了一个"反转"。"睡起杨花满绣床",在梦中可以追随心上人,然而睡起一看,只有柳絮飘满绣床,其失望与孤独自是不言而喻,而诗人写至此,将佳人的由细雨而生出的愁绪与醒来后的陪加孤独失望再推进一层,因此不由自主地在心中骂他"薄悻",薄悻即薄情,这个薄情人为何迟迟不来?

"门半掩",有意无意地为心上人留着门?还是盼着人来,频繁地开门张望?抑或二者兼有。

"斜阳"寓意一日将晚,也暗指佳人又一次空等了一天。温庭筠《望江南》有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与本句意韵相同。

本词结末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负你残春泪几行"。佳人在一次次地失望中情难自抑,眼看春残,春残也意味着佳人的美好年华短暂易逝,偏又被"薄悻人"辜负,因愁生怨,因怨而悲,最终撒下清泪,本词即在佳人的无限哀愁中结束。

冯正中,其词虽然沿袭花间一派,但是他比"温韦"更加开拓出一层,他不似温飞卿的秾艳,词中多见华丽事物的美;也不似韦庄,能以叙述来表达情感引人共情,他更善于一种意境的烘托,寓情于景,既能引人联想又能使人感动,格外婉约清丽。

这种风格的形成大约也与其身份分不开。冯延巳官拜南唐宰相,而彼时,赵匡胤已经崛起,身为宰相的冯延巳身处高位,自会对家国的未来有所忧虑。许多话他不能明说,因为他有个极懂词的主子(南唐中主李璟)因此,他只能假托其它的词句来表达情感,如"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也正因为此句,饶宗颐在《人间词话平议》中评说冯延巳"具见开济老臣怀抱"。

"有一等的襟抱,方有一等的诗歌",冯延巳,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成就。


电陶炉之家 慧博优选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