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唐太宗有14个儿子)
如果康熙和唐太宗坐在一起聊天,谈论儿子们一定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话题。这两位皇帝成家都比较早,尽管太宗在寿命上输给了康熙,但在儿子们爱闹腾这事儿上,太宗一点也不比康熙逊色。
康熙有三十多个儿子,为了争夺帝王诞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九子夺嫡”,但不管怎么说,康熙在世的时候,儿子们还算过得去,康熙也还能压得住他们,造反这事儿敢想也不敢做。
但李世民的儿子不一样哦,亲爹在上,我照样反,而且是实打实的。你当年不就是这么搞我爷爷的吗?所以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作为长辈身正影子也不能歪,否则就是祸害子孙了。
帝王心事唐太宗取得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后宫也补充了不少佳丽,可是他依然闷闷不乐,因为他心里有件烦心事,搅得他头疼。什么事呢?就是立储之事。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看下图,其中有三个儿子早逝:李宽(二子)、李嚣(十一子)李简(十二子),也就是说太宗立储就从十一个儿子当中选。但说白了,要想当太子,母妃的家族背景是一项硬性指标,那些没有什么级别的女性所生之子,基本没有竞选资格。
所以,有资格当太子的儿子,就落在了长孙皇后、大杨妃等这些有高门大户背景的母妃所生之子中。而最具实力的儿子自然是出自长孙皇后门下的三位,实际上,大儿子李承乾也早在8岁就被立为皇太子,也备受太宗喜爱。
那么太宗还烦恼什么呢?太子不是都早立了吗?立是立了,可是他不满意啊,为什么不满意,因为李承乾有些特殊之处。
李承乾可能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导致走路有些跛脚。不过起初李世民应该也没在意,请了十几位老师来教育他,而太子也很给力,17岁就开始帮着父皇处理政务了,这让李世民一度很欣慰。
但是这样的光景没持续多久,李承乾就自导自演地来了个大变活人,18岁的他屡屡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带着一帮突厥人入宫,在院子搭起帐篷,然后自己天天穿着突厥人的衣服住在里面。一开始李世民听官员反应也没放在心上,小孩子嘛让他玩一玩也无大碍,玩腻了也就作罢了。
但是日子久了,太了不仅没有作罢,而且越发得寸进尺。他干脆在宫里搞起了“军事演习”,双方对打,不打到“击刺流血”,绝不罢休,甚至有时还搞出人命。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政治嗅觉敏锐的李世民一看这架势,这不对啊!这小子莫不是要效仿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完了将老子赶下台,自己坐拥天下。但依目前的形势来看,太子想翻盘还没那么容易,可以再观察看看。
于是,李世民便发动群臣去劝谏太子,要太子收敛些。哪知太子小肚鸡肠,每每有大臣给他提意见,他都当作人家看不起他,关键这些大臣提完意见,转头还到李世民那里领赏,意思是我帮你教育儿子了,你得感谢我。这就让太子更加不爽了,这不分明就是在打他的小报告嘛,还美其名曰“劝谏”。
一来二去,太子不但不领情,反而越发嚣张起来。半年时间用七万块盖了新楼,买了歌姬,唱歌喝酒,骑马游玩,活得好不逍遥。与劝谏他的大臣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就连自己身边的辅臣也容不下了。
然而李承乾的太子危机还在加剧,因为同母所生的弟弟魏王李泰坐不住了。他看到有机可乘,为何不趁势而起呢?说不定那太子之位也会跑到自己碗里来。
长孙皇后本就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族女子,所生之子也继承了她的优秀基因。二儿子李泰也颇有才华,读书勤奋,他还设立了文学馆,编撰了皇家《括地志》,这是一本囊括大唐各地风土民情的地理书籍,其意义嘛就是象征着天下一统。为父的李世民对此大为赞赏,将此书纳入了皇家藏书。
李承乾对此颇为不满,话说这设立文学馆的事,按规矩不应该是我太子出面吗?怎么就轮到李泰了。但是这条规矩实际早就被李世民打破了,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就已设立过弘文馆,“玄武门之变”搞政变时的文臣全是出自他名下的弘文馆。
李承乾不能不多想,这李泰动机不纯啊。而且父皇似乎也很吃他这一套,给他的零花钱甚至都超过了自己,李泰在长安也修了一个大宅子,后来魏王池与魏王堤还成了各大诗人的打卡景点,李白、杜甫都为它写过诗。
李承乾感到自己失宠了,终日闭门不出,还豢养男宠,太宗闻言大怒,将男宠给杀了。从此,父子二人彻底反目,李承乾被废已是板上钉钉了。
谁在将死之时还不挣扎两下,反正已是鱼死网破,李承乾也怕再破一些了。贞观十七年(643年),他密谋暗杀李泰,事败,又意图逼宫,再败,最后被下了大狱,废为庶民,流放至黔州,两年后去世。
那么新任太子究竟由谁来胜任呢?李世民自然希望是像自己多一点的李泰来当太子,但有人不同意。
再立太子,风波不断李承乾被废,最开心的当然是李泰,他本以为太子之位非他莫属,没成想站出来反对的是他的亲娘--长孙皇后。
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立谁不是立呢?哪有生母跑出来反对的道理。这一幕雍正最有体会,生母德妃就不希望老四当皇帝,她更倾向于老十四,因为十四和她感情更甚。那么长孙皇后也是一样的理由吗?
非也,长孙皇后是一个非常自律且富有正义感的女子,作为皇后,她的所作所为都以大唐江山为重。李泰生性强悍,虽有其父之风,但在太平岁月,大唐需要的是一位君臣共治的君主,而不是一言九鼎的霸王。
长孙皇后的观点得到了褚遂良等众臣的赞同,褚遂良更是直言,如果传位李泰,李治和李承乾必死无疑,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还要再重演一遍。长孙皇后和群臣的建议是,立表现中庸的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动摇了,长子李承乾就曾说过,弟弟李泰觊觎太子位,更何况李泰确实口碑不好。他与朝中重臣关系不好,太子李承乾之所以性情大变,除了来自太宗的压力,李泰在暗中使坏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而且当李泰得知父皇有意立李治为太子后,还跑去恐吓李治,李治胆小赶紧跑进宫,整日跟在父皇身后,太宗就奇怪了,这孩子天天老跟在他屁股后面,这算怎么回事?于是便问李治,李治一五一十说了,太宗心也凉了一大截,最后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贞观十七年四月,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话说太宗除了长孙皇后所生之子,也有妃子们生的儿子,怎么就轮到表现平平的李治呢?
中国有句古话,争是不争,不争即是争,李治就是凭着“不争”成就了“大争”。贞观十七年除了太子李承乾被废并发生叛乱外,太宗还有一个儿子也叛乱了,就是五子齐王李佑。这也说明,当时还是有不少皇子觊觎太子之位的。所以,太子人选易早定,不易推迟。
但是对于唐高宗李治,我们该怎么评价呢?从太宗的角度上来看,他终究还是辜负了父亲对他的期待,大唐江山不仅在他手里没了,而且在武则天死后还一度陷入混乱,要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力挽狂澜,唐朝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对于这一点,太宗也不是没有想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但心里仍旧放不下一件事,那就是大唐帝国的继承人能否坐稳江山?
为此,太宗特选了一批托孤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宇、高季辅和李勣。这些都是跟随太宗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唐王朝也算是有他们的一份“干股”,值得信赖。由此可见,知子莫若父。
太宗的其他儿子们最后都怎样了?上面我们说了太宗的四个儿子,其中三子出自长孙皇后,李佑出自阴妃。此外,大杨妃的两子李恪、李愔兄弟,在永徽四年(653年)因谋反被废为庶人,流放至巴州,于乾封二年(667年)去世。
第七子蒋王李恽,纵情于声色,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自杀身亡。第八子越王李贞,因奋起反抗武则天,失败后服毒自尽。第十子纪王李慎,因李贞造反武则天之事被贬谪巴州,于689年死于流放途中。第十三子李福,平庸之辈,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于梁州去世,时年三十七岁。第十四子李明,在永隆元年(680年),因卷入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长子)谋反,于永淳元年(682年),在武皇后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
古代帝王也真是为难,没儿子不行,儿子多了也是麻烦事儿。可见,家天下之路也不过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