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深圳手信是什么意思

深圳手信是什么意思

手信是什么意思(手信”的文化解读)

手信是什么意思(手信”的文化解读)

(一)手信的历史典故

手信,最原始的称呼叫“贽”。《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

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礼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鸟;大夫是一只雁鸟,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

手信是什么意思(手信”的文化解读)

主人受了贽礼,等客人离去时,仍然尽数奉还,礼物是象征性的,只是臣下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奉还的。可见古今中外的交际来往,都离不开送礼这个内容。

送给老师的礼物、学费叫贽敬。一只鹅、一包枣,礼物虽轻,送的却是情意。

直到今天,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得象征性地送点“手信”: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少到一束鲜花、一根羽毛。

古往今来,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节登门拜年或探亲访友、赠别饯行,常特意携带礼品致送,以深表情意。这些随带礼物人们常惯称为“手信”。

(二)手信在广东

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信手捎来,故称“手信”。

过往,广东“手信”生产、销售处于分散、无包装、无品牌、无形象状态。但这一状况正在发生转变。

巨大的亚运会观光人流和旅游消费力,必将为广东特色食品带来新商机。据悉,为推动广州传统的特色食品发展,提高广州特色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形象,政府方面不遗余力营造浓烈的广州手信文化氛围。

其中,2010年8月中旬,广州正式启动“广州手信”评选活动,未来“广州手信”将使用统一标识。广州十大手信已名花有主,分别为广式腊味、广式饼食、广州工艺品、广州土特产品、广式月饼、广式调味品、广式汤料、岭南药品、广州凉茶、广式糖果。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还评出“广州十大手信”生产企业推荐名录,并制作成购物指南向游客推广。此外,在广州新开设的14条美食街里,手信也成为美食街里的主要内容之一,如在老城区荔湾区的广州美食园就开设有首条手信街。

编辑:赖书香


福鑫号 海创优选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