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长征故事《七根火柴》

长征故事《七根火柴》

长征故事有哪些(红军长征5个小故事)

长征,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也让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然而,在那样一个时代,世界是怎样知道长征的呢?可以说,在“长征”以及“长征精神”的传播中,文学作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毛泽东:最早定义红军长征意义的人

“长征”一词,自唐宋以来均有文人骚客或史家吟唱使用,李颀《古意》诗曰:“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王昌龄《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在中国古代诗歌里,长征的意思也只是指长途旅行、长途出征而已,使长征真正成为“世界语言”,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还是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得益于毛泽东。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长征”的意义作了如下评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他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长征,就这样进入了历史。

陈云:最早向世界宣传红军长征的人

第一个向世界报告红军长征的人是谁?陈云。说起陈云,稍为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共的“红掌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1935年6月,时任军委纵队政委的陈云,在中央红军攻占泸定桥后,受命从四川天全县灵关殿离开长征队伍,秘密回到上海。他要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使命——设法恢复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同时努力恢复白区党的工作,使白区工作能与红军的斗争相互配合。8月5日前后,陈云与陈潭秋、杨之华等同行,离开上海。他抵达莫斯科的时间是8月20日,共产国际“七大”刚好也在这一天闭幕。10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听取了陈云所作的中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报告。报告中,陈云把长征称作“西征”。这是有关长征的第一份报告。

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莫斯科的日子里,陈云整理完成了在上海就已经动笔撰写的长征回忆录《随军西行见闻录》。后来,它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法国巴黎出版的《全民月刊》上,第一次公开向世界宣传长征。同年7月,《随军西行见闻录》单行本图书(64开本)在莫斯科出版发行。以此为标志,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著作问世。陈云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报道长征的人。

薄复礼:最早口述亲历红军长征的外国人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口述自己亲历长征故事的人,是一个名叫鲁道夫·艾尔弗雷德·博斯哈德·勃沙特的英国籍瑞士传教士。他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叫薄复礼。

薄复礼在昆明疗养的日子里,如实记录了红军的行动,整理出了一部长征回忆录。1936年8月,薄复礼的回忆录《神灵之手》交给了英国伦敦哈德尔和斯托顿公司,12月出版,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故事的图书。该书出版后,在英国引起较好反响,很快再版,第二年被译成法文在瑞士一家出版社出版。

范长江:最早报道红军长征的中国记者

作为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中国当代最高新闻奖项“范长江新闻奖”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1935年5月,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从北平赶到天津,找到当时被誉为中国报业“三杰”之一的《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要去考察西北,去了解红军。”胡政之立即答应。

1935年5月中旬,范长江开始历时10个月,长达3000公里的新闻采访活动,他先后写下了《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等一系列报道,满足了国统区读者渴望了解红军和长征的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轰动一时。

1936年8月,天津大公报馆将范长江的通讯作品结集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史学界有人认为它“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埃德加·斯诺:最早完整叙述长征的外国记者

1936年春天,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的帮助下,他获得中共中央的认可,秘密前往陕北采访,开始了他“探明事实真相,只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险,没有比这更值得的了”的“红色之旅”。

1936年6月3日夜,斯诺带着由刘少奇签署的介绍信、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从北平出发了。7月9日和10日,周恩来与斯诺进行了两天的谈话,随后为其精心安排了一个92天的采访行程。

10月12日,斯诺离开保安,于月底返回北平,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写作之中,同时通过讲演、聚会、放映电影等形式,及时传递从陕北红区带回的消息。就这样,斯诺的新闻报道像一枚炸弹在中国大地上炸响,毛泽东和红军一下子成了社会热点。在斯诺发表的诸多文章中,尤以《毛泽东自传》、《红星照耀中国》最为出名。

《二万五千里长征》单行本图书,成为第一部在中国境内公开以“长征”作为书名的图书,也是最早的完整叙述长征全过程的作品。

《红军长征记》:最早的长征将士集体口述史

为出版《长征记》,红军总政治部专门成立了编辑委员会,主要成员有丁玲、徐特立、成仿吾和徐梦秋,整体工作则由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负责,并由其负责最后统稿。

开始的时候,征稿通知发出后,还不能有一点把握。

但在那悄悄忧心之中,却从东南西北,几百里、一千里路以外,甚至远到沙漠的三边,一些用蜡光油纸写的,用粗纸写的,红红绿绿的稿子,坐在驴背上,游览塞北风光,饱尝尘土,翻过无数大沟,皱了的纸,模糊了的字,都伸开四肢,躺到了编辑者的桌上。在这上面,一个两个嘻开着嘴的脸凑拢了,蠕动的指头一页一页地翻阅着,稿子堆到一尺高,两尺高。这全是几百双手在一些没有桌子的地方,在小油灯下写清了送来的。于是编辑们失去了睡眠,日夜整理着,誊清这些出乎意料,写得美好的文章。”

从1936年8月发出征文启事,《二万五千里》在延安的出版工作经过6年时间的等待,1942年11月正式排版印刷,最终确定书名为《红军长征记》,分上下两册,作为“党内参考资料”铅印成书内部发行。

195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编辑出版的内部读物《党史资料》,选载重印了《红军长征记》的大部分内容,受到党政干部和青年学子的热烈欢迎。第二年5月,人民出版社将此书改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公开出版,再次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增删和修订。从此,红军长征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堂,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间传奇,而长征精神因此逐渐演化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战胜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图腾。

世界,就是这样知道长征的。

长征是中华民族开始崛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红色起点,它对21世纪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神话”,是丰富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崭新阅读文本,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行李箱哪个品牌好 高三学习网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