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什么意思

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什么意思

厚积薄发什么意思(行稳致远的上下句)

大家普遍认为,现代人越来越浮躁。其实,我们的古人也有浮躁的时候,甚至浮躁的程度不比我们低。《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有这样的描述:“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连大国的君主都这样的浮躁,可见当时社会的浮躁程度。古往今来,各类人等,都可能会有浮躁的时候,只是浮躁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

所谓浮躁,意如其字,就是两点:轻浮、急躁。“轻则失根”,失根就会轻浮,“躁则失君”,失君就会急躁,而且两者往往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轻而浮,通常指人的思想和性格品质,是急躁的内生动因;急而躁,则更多地反映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轻浮的必然表现。轻浮者必急躁,急躁者必轻浮,因此,将两者放在一起来合称为“浮躁”,非常简炼、准确。

浮躁,既可是个体现象,也可为群体特征。作为个体存在的浮躁,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任何时候都会有浮躁的人存在,任何人都会有浮躁的时候,这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人生经历及人生修养有密切的联系,其影响和危害是有限的。但是,作为群体存在的社会浮躁,则相对是比较特殊的现象,它集中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社会整体的实际生存状况,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精神生活整体文明程度、人与人之间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融合程度、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取向、社会普遍的心理状态等,其影响和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它可能会导致在特定的时期内社会整体心理和行为的失衡,并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甚至冲突或动乱,也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的精神萎缩和价值失向,造成一群人、一代人的沉沦,甚至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毁灭。所以,个人的浮躁,可能造成的是个人的沉沦或个人一时的沉沦,但群体的浮躁,则可能造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沉沦。个人沉沦了,尚可有回升的可能,而民族和国家的沉沦则是永恒的沉沦。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一个群体的领导者或领导群体的浮躁,其结果无疑会引发整个群体的浮躁,最终导致群体的沉沦或消亡。所以,作为领导者应时刻记起老子的这句责问:“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即使是“万乘之主”,浮躁也会使你从主宰的宝座上掉下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厚积薄发什么意思(行稳致远的上下句)

从理论上讲,浮躁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因素,人们的生存环境比较差,社会关系复杂,竞争激烈,生存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可预期性比较低,生活压力比较大,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极易产生恐惧、猜忌、焦虑、急躁等心理,形成浮躁心态就在所难免。如果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变,人们的这种心理和心态也难以改变。二是主观因素,有时个别人的浮躁,主要源自于其内在品质和修养。在大的社会环境比较好的状态下,大多数人都能够保持一个正常而良好的心态,而个别或少数人可能因为自身修养不足,对周围环境及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身素质、能力缺乏客观的评价,对所追求的利益和所面对的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因而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态。

问题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在于,作为个体的存在—-我或自己—-如何在不同的境遇中或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始终能够建立和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品质和心态。

身处恶势或逆境:能够自强自重,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坚信和坚守正义,不失其重,不失其根;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面对所处的环境和困难,沉着稳妥地应对和处理各种问题,使事物的运动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不失其静,不失其君。

身处优势或顺境:能够自珍自爱,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始终保持应有的责任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持重固本;能够洁身自律,不为荣华富贵所诱,不为名利地位所囿,不贪大喜功,不自以为是,不轻举冒进,顺从自然,主静守君。如果做到了这些,轻浮和躁动就可能减少或消失,厚重和安宁就可能保持或增加。

重静和轻躁,是一种零和组合,重静多一些,轻躁就会少一些。轻躁占据了心灵,重静就没有了地盘。我们常说,宁静致远,厚积薄发,这是防范和医治浮躁的根本方法。宁静可以去躁,厚重才会不浮,厚重而宁静的人,自然会排除浮躁的气息。

【摘编自《智慧的维度》,张国春著,人民出版社出版。见本书第148页】


安徽旅游之家 山顿网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