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瓯江潮水时间表2022平潮时间

瓯江潮水时间表2022平潮时间

瓯江潮水时间(旧时瓯江第一渡)

瓯江潮水时间(旧时瓯江第一渡)

从城南街道万岙驾车上甬台温高速公路,八九分钟就到北白象琯头高速口,下高速公路200多米处就是琯头村。

  琯(guǎn)头又名馆头,顾名思义,是公馆的前头,早在唐代,此处已设有象浦馆招待官员。琯头村处于当年温台官道的第一个驿站之地,现为乐清“西大门”的第一个村。

  地理

瓯江潮水时间(旧时瓯江第一渡)

  古时的官路

  琯头在古代总称为上浦,宋代起称琯头,元代称横春,明代起又称琯头。

 据《北白象镇志》记载,唐朝中期,乐琯运河初具规模,乐成县令张子容曾乘舟达琯头。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人孟浩然访张子容来乐清,会于上浦馆,有诗《永嘉上浦馆适张八子容》为证。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避金兵之乱,乘海舟上瓯江,泊舟琯头。是年,琯头开始设寨置兵戍守。

  走在横春路上,十多米宽的水泥路宽敞整洁,两边楼房林立。

  “琯头元代称横春,当年这条商贾云集的路就叫横春路。有地名的路在乐清还算是最早的,在乐清县志里可以查到这条路的。”琯头村村干部张品钦说,“以前这里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路,只有4米宽,旁边就是河道,现在为了方便两岸的村民,河道下铺设了排水管,上面筑了路。”

  “当年高友玑尚书告老还乡时也是走在这条路上的。”张品钦指着路的尽头说,“应该就是在这个码头上岸的。”现在,码头已不复存在,泥塘亦不复存在,一条按50年一遇台风标准沿江而建的海塘,守护着琯头村村民的安全。

相隔100多米处还有一个小码头,是琯头到七都的渡口。“现在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了。”张品钦说。

  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琯头枕山控江,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之地。

  早在唐乾符二年(875年),浙西镇遏使王郢叛乱,纵兵劫掠沿海州县。三年春,叛兵劫掠琯头,唐将田居邰奉命讨伐,初到象浦,因士马远来疲劳,地理未熟悉,忽闻子规啼声,误听为鸡叫,即仓促率兵出战被围,力战而死。当地人怜其忠义,立庙(今琯头忠烈庙)祀之。

  元代有方国珍之乱,明代有倭寇之乱,琯头总受侵害。

  明嘉靖年间,倭寇登岸劫掠乐清西乡各地,戚继光率军至琯头,战转象浦,倭寇败去。第二天,又战于瓯江中,倭又被戚军打败。

  清崇祯五年,闽寇刘香连舟侵犯琯头劫掠,高岙义士高师规组织乡民抵抗,结果战死。清顺治年间,郑成功的士兵攻破磐石城,驻守琯头达四个月。

  如今的琯头则成为一批企业发展的黄金地,朗诗德、新亚、宝泰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成为乐清经济发展的又一道新风景。

民生

一个码头富裕一个村

  横春路曾是乐清人去温州、上海的必经之路。二十多年前,交通很不发达,从北白象到温州主要靠水路。

  琯头轮是乐成到琯头的轮船,途经乐琯运河,每趟得两三个小时。轮船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挑担到温州卖农产品的,有去温州做客的,也有去温州买日用品的。轮船里还有说书的人,这给当年那些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从琯头到温州顺潮时需要一个小时,逆潮时需要一个半小时。

  船一靠岸,船上的人们迫不及待走上岸,走在横春路上的每一个脚步都是那么匆忙。横春路上沿街村民在自家屋前摆上灯盏糕、板栗、玉米等小吃。

  “这里原先每天都有四班船到温州,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人。”张品钦对横春路的记忆是深刻的,“这条路最热闹的时候要数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瓯江3’停靠在琯头码头。”

  张品钦是村里最早听说普通渡轮将换成“瓯江3”的人之一。在“瓯江3”开往琯头的前一天,张品钦到温州花了500多元买了一辆三轮车,作为交通工具。张品钦清楚地记得,旅客从“瓯江3”上岸到琯头轮,每趟收费为0.5元到一元,一天至少收入十几元。

  “当时乘‘瓯江3’的人特别多,不仅是乐清人,连永嘉乌牛等地的人也经过琯头。”张品钦说,琯头村毗邻永嘉县,有时候三轮车就直接送旅客回家,这样每趟就可以赚到两三元钱。

  “见我生意好,村里的村民纷纷买了三轮车,最多的时候有40多辆。”一年后,张品钦将人力三轮车换成机动三轮车。

  当时在码头当搬运工的、沿街开小吃店的人很多,这个码头富裕了这个村。“因为有了这个码头,与邻村相比,我们村一直比较富裕。”张品钦说。

  改革开放后,乐清的公路渐渐热闹起来,公交车也多起来了,在1986年前后,乐成到永嘉港头的公交车开通后,港头到温州的路程缩短一半多,快捷的汽车运输代替了客轮运输,琯头码头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涨涨落落的瓯江潮水依然拍打着江岸,记录着曾经的繁华。

  1935年,琯头村妇女杨阿兰嫁永嘉县七都黄文光,首到美国,接着同村杨须林到美国,此后村民陆续出国。现如今,琯头村有300余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开餐馆、办企业。在国内的琯头人纷纷到广州、杭州、西安等地做生意、办企业,年底村民回家过年,开回家的车子有几百辆。

船闸

  琯头的客运码头繁华不再,但现在的琯头船闸依旧为来往于瓯江与乐琯运河之间的船放行而忙碌。

  琯头船闸位于瓯江北岸乐琯运河端口西北。张品钦说:“当时乐清所有运百货、农药、石油的船都是通过这个船闸到县城的。”

  据乐清县志记载,琯头船坝建于1942年,因瓯江七都水域布雷,温州出海货物经乐清内河至柳市七里港、黄华转运,过境船只大增。原为拖索船坝,拖引瑞安、温州、乐清等地往来船只出入瓯江,既费力又费时,且较大货船无法进出。

  “船多的时候都排到了永嘉。”受当时技术的限制,来往的船只全靠人工,且较大的船根本无法通行。

  “每让一只船进入,必须用绳索拉,绳索拉过一段就固定住,直至船完全进入内河,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大,很累的。”张品钦说。

  1984年,琯头村村民集资建造船闸,取代船坝,临江闸和内闸相距500米,50吨级船只可以通过。

  “现在船闸码头的工作人员在涨潮与落潮时,潮水与内河的水位相近时,只要打开外闸,船只先出后入,再开启内闸,船只就可以在瓯江与乐清内河自由出入。”杨大成、金元清现在是村船闸的工作人员。

  “按照吨位的不同收取过闸费,每吨收取2元。现在我们村按照劳动力将村民分成30个组,每组40多人。每一个组一个月轮到一天,这些村民就可以分到这一天船只通过船闸的收入。正常情况下,每天收入七八千元,最高的时候有一万元,如果遇上台风天就没有收入。”张品钦坦言,这个船闸给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百佳惠 海牛网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