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

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

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论文

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话实说》是央视于1996年3月16日播出的一档谈话类节目,比美国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晚了10年。在《实话实说》红火的10年间,谈话类节目呈爆发式增长。然而,2009年9月26日,《实话实说》告别了观众。这样一档金牌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锋缘何仅仅存活了13个春秋?

  一、成功源自平民化

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论文

  1.草根定位

  《实话实说》的成功是多种要素结合的成果,草根定位是其最重要的成功要素。节目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伴奏乐队衣着朴素,言谈平易近人。节目主创人员坚持三个原则:1.节目不是官方论坛,不说官话,没有官腔;2.节目不是专家论坛,专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发言,但专家不是节目的核心参与者;3.谈话过程要由现场观众来完成,节目加深对民间问题的理解和讨论,无论从议题的设置还是嘉宾的选择,都遵循生活化和平民化的原则。节目让观众产生了亲切感,感受到了平等,加之话题的贴近性,《实话实说》栏目仿佛是观众的朋友,收视率迅速蹿升。

  2.“镜中我”式的话题选择

  “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一个人正是通过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认识自己,换言之,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实话实说》的话题选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纪实感和真实性强。“吃的学问”、“穷人与富人”、“面对孩子的谎言”这些话题都在观众中产生了共鸣,这些话题是在社会环境的思考下逐渐形成的,全民思考的氛围带动了节目的话题形成,而不是栏目制作者想当然的结果。

  3.主持人的名牌效应

  崔永元作为《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其独特的谈话风格,不设置提纲的提问方式,并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偶尔幽默的灵巧语言都为节目增色不少。平民化的语言和主持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他就是观众的“镜中我”,观众可以从他的嘴里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中重新审视自身。他代表的是电视机前只有视听权而没有发言权的观众,观众在这里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尽可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更多的人不是为了话题而来,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发言的需要,在崔永元身上找到自己“敢言”的影子。然而因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而欣赏一档谈话节目不是节目定位的初衷,其衰落的倒计时悄然开启。

  二、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实话实说》栏目的鼎盛时期,有记者这样问崔永元:“请问《实话实说》栏目能在央视存活多长时间?”崔永元的回答是:“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它早晚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节目的发展,精品栏目越来越多,各种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此时的《实话实说》陷入了被动之中,依靠着忠实的受众群苦苦支撑。然而,观众的`忠诚只是相对的,在节目形式不再新鲜、话题不再引人入胜之后,单一的节目形式、单调的主持风格,弊病越发明显。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实话实说》更换了多名主持人,这也是它失去观众的主要原因之一。节目距离“实话实说”越来越远,选题狭隘,畏首畏尾,沦为央视节目中的“鸡肋”,最终被无情地停播。

  三、敢问路在何方

  当《小崔说事》出现在央视的时候,我们仿佛又看见了当年《实话实说》的影子。《小崔说事》显然比逝去的《实话实说》更加符合现代受众的口味,主持人幽默的语言、观众适时的评论、嘉宾新鲜的故事形成了这个节目的铁三角。

  1.事件性专访为主转为人物性专访为主

  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以事件性专访为主,久而久之能够引起大多数受众共鸣的事件越来越少,而人物性专访能够有效地将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下去。人物性专访符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采访限制少、谈论话题多也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2.引导型主持转为倾听型主持

  在《小崔说事》节目中,崔永元的主持由在《实话实说》里的引导型主持转变为了倾听型主持,留给嘉宾和观众更多的说话时间,把节目交给嘉宾和观众,这样的形式为节目增色不少。独立性是当代观众的重要特点,他们需要话语权,而不再是通过一个代表表达出他们的声音;主持人不再是节目的主宰,而是节目的引路人,在观众、嘉宾和话题之间穿梭往复,起到调节氛围的作用。

  拓展:

  论文格式模板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相关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接受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

  1.封面(参见附件1)。

  2.版权声明。

  3.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4.中文摘要:内容摘要要求在3000字以内,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专业名称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一行写导师姓名,格式为directedby...。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keywords3-5个)。参见附件2。

  6.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7.序言(或序论、导论):内容应包括本课题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等。

  8.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题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

  9.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抄袭剽窃。

  10.结论: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突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应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

  11.参考文献:按不同学科论文的引用规范,列于文末(通篇正文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译成中文(参见附件3)。

  文献是期刊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版次、页码。

  12.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入的公式推导,便于读者加深理解的辅助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缩略语,程序全文和有关说明,其它对正文的必要补充等。

  13.作者的致谢、后记或说明等一律列于论文末尾。

  14.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

  15.封底。


腰部按摩器之家 手记之家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