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3年2月用母亲给他结婚的20万元新台币创办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到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为全球“代工之王”,被外界誉为“台湾之光”的郭台铭已将这样的状态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甚至不曾休过3天以上的假。
在美国创办富士康期间,为了省机票钱,他每天带着营销经理开车跑业务,下午6点出发,晚上11点左右找一家16美元的汽车旅馆休息,第二天上午10点前赶到客户办公室。美国52个州,郭台铭用车轮丈量过其中的32个。
从1999生产mac框架,到2007年6月29日第一台iphone问世,富士康早就与苹果结下了不解之缘。郭台铭曾十分得意地提到,乔布斯之所以把ipod、iphone(的生产)都交给他,是因为“只有我能做”。
苹果和富士康相濡以沫多年,郭台铭与乔布斯也交情甚笃。1995年俩人初次相识,乔布斯破例送了郭台铭一张签名名片,后者珍重地将它锁进了保险柜,打算当传家宝送给儿子。第一款iphone刚做出来,乔布斯兴奋地向郭台铭示范如何使用。
2010年,富士康接连有工人跳楼自杀,乔布斯不仅公开为郭台铭说话,还第一时间派蒂姆·库克前往协助,并请了美国防治自杀最好的医生到富士康住了6个星期。2011年乔布斯去世后,郭台铭是极少数被邀请参加葬礼的中国人之一。
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全世界每生产10台iphone,就有7台出自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之手。
巅峰时期,富士康仅在大陆就雇佣了100万名员工,iphone生产线所在地河南郑州称为“iphone之城”。亲自给员工端过菜的郭台铭早在2006年就规定员工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每周吃一个鸡腿,澳大利亚投行macquarie计算,富士康在郑州的工厂有90条生产线,35万名工人,每天可以生产50万台iphone。
然而,富士康对苹果的过于依赖,让郭台铭感到焦虑。虽然每年净利润高达数十亿美元,但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5.8%,而索尼、任天堂等主流电器公司的毛利率高达40%左右。
为苹果代工还多少有得赚,其他业务毛利更是少得可怜。从2013年开始,富士康对苹果的依赖越来越深,到2016年总收入的54%来自苹果。
然而,富士康最担心的事正在发生。2018年9月,苹果发布新款iphone,富士康原本打算启用60条生产线,却因为销量低于预期只保留了45条,相当于每天少生产10万台手机。一旦失去苹果的订单,或iphone魅力不再,富士康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大家一直把我们当成代工厂,把我们和苹果连在一起。”2018年1月31日,郭台铭在股东临时会上如是说。这个68岁的老人将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代工做到了极致,又艰难地试图撕去富士康“代工”的标签。
他曾经想过2008年58岁时就要退休,直到现在,他还没有选好继承者,也很少公开讨论自己的接班人计划。在他的主导下,刚过而立之年的富士康正在走入“历史转折中”。
过去3年来,鸿海致力于从硬件公司转型升级为科技平台公司。2016年,富士康收购了为iphone生产屏幕的日本电器公司夏普,2017年又将目光瞄准日本工业巨头东芝的芯片业务,但最终失之交臂。2018年6月,该公司斥资0.4亿美元,将日本东芝的笔记本电脑业务收入麾下,还在美国斥资上百亿美元研究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富士康已不满足于仅做一家代工厂,而是希望能生产自己的高附加值科技产品。
在郭台铭看来,这个过程就像“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转弯,需要一点时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原本打算58岁时就退居幕后的老人再一次推迟了自己的告别时间,宣布鸿海股价达到200新台币他才会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