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一词怎么来的以及词义演变,历史上屡有争论,网上已经说的太多了。按照许多名家的观点,蜗居可能原意是象蜗牛壳儿一样的家,后来在明清之际,蜗舍、蜗庐、蜗居等词大多是借以描述所居房屋窄小简陋。晚清学者徐时栋就是这种观点,他曾对蜗居一词颇感兴趣,但因不解其意而问及友人,物之小者甚多,何必以屋小为蜗居?友人对此皆不能答。后徐时栋在对蜗牛做过一番考察后,恍然大悟。其曰:盖凡壳虫不一,大小亦不等。然虫身长大,则壳与之俱长。惟蜗牛,始生时在壳中。及稍长,即脱壳而去,壳不与其身俱长也。以譬人家屋小,不能容多人耳。
这是历史名家的观点,但是我却对此有些不同的想法儿。我认识和看到蜗居一词不是因为《蜗居》的小说或者同名改编的电视剧,而是在古典文学《西游记》中。
在灭法国,《西游记》第八十四回难灭伽持圆大觉,法王成正体天然中,唐僧师徒为了躲避因和尚身份而被杀头的命运,扮起了马贩子并住进了赵寡妇客店。行者悟空略施手段,一夜间剃掉了国王大臣等人的头发,一国的和尚,让国王警醒,顺便改灭法国为钦法国后西行而去。
师徒四人住店时为避免暴露和尚身份,变着法儿想寻个黑处,于是行者道:睡不得,我这朱三官儿有些寒湿气,沙四官儿有些漏肩风,唐大哥只要在黑处睡,我也有些儿羞明。此间不是睡处。赵寡妇就为难了,因为她店里面都是些单浪瓦儿的房子,没处去寻黑暗处。为难之际,她闺女给她出主意,让师徒去一张大柜里面睡觉。赵寡妇就和孙悟空商量,说:孙官人,舍下蜗居,更无黑处,止有一张大柜,不透风,又不透亮,往柜里睡去如何?
舍下蜗居,蜗居的出处在《西游记》中就在这儿了。如果按照名家的说法,就应该理解为:我这儿房屋窄小简陋,没有黑的地方。可是联系上下文就知道,赵寡妇家的房子很多,楼上楼下,屋内宽敞,摆得下酒席,能够容得同时四个人睡觉,怎么是窄小呢,很宽敞才是啊。而且赵寡妇还有一段话,可以将她开的店理解为大而宽敞,她说:我舍下院落宽阔,槽札齐备,草料又有,凭你几百匹马都养得下。
那么此处的蜗居一词到底当何讲呢,联系上下文应该是住宿条件象蜗牛的壳一样差和简陋的意思,在这里是个形容词。这也就是一已之见罢了。
原文标题:蜗居是什么意思(浅谈蜗居一词的来源和现实意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tougao/12010.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