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舰(令人扼腕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bismarckbattleship
俾斯麦号战列舰,相信很多熟悉二战史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
这艘以前德意志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命名的,德意志帝国有史以来最强大,也是当时欧洲最大型的战列舰,承载了第三帝国重振“公海舰队”雄风的夙愿,集德国精工制造全部精华于一身,可谓出生高贵又众望所托,可惜因为种种的原因,首次出击即为谢幕演出,在世界海战史上留下颇为惨烈悲壮的一幕。
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后的镜头(实拍)
该舰于1936年7月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进行龙骨架设,1939年2月下水。全部工程是在1940年8月完成,并随即投入德国舰队服役。俾斯麦级战列舰共有两艘,即首舰俾斯麦号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俾斯麦号的标准排水量为41700公吨,满载排水量则达50300公吨,并有251米的全长、36米的舷宽和9.9米的最大吃水深度。这是德国体积最大的军舰,排水量亦超过当时任何其它欧洲军舰。动力由3台蒸汽轮机和12台燃油过热水管锅炉驱动,总输出功率可达110450千瓦特,并在速度试验中达到30.01节的最大速度。
装甲防护上,舰只的水线装甲带有320毫米厚,并分别由一对50毫米厚的上甲板和100至120毫米厚的正甲板所覆盖,主炮炮塔在正面和侧面的装甲厚度则分别有360毫米和220毫米厚。四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八门380毫米舰炮。副炮包括十二门150毫米舰炮,十六门105毫米炮、十六门37毫米和十二门20毫米高射炮。俾斯麦号还搭载了四架ar196水上侦察浮筒机,配有一座大型机库和双头弹射器。
元首参加俾斯麦号下水仪式
三具螺旋桨的设计使得利用左右螺旋桨的转速差改变战舰方向变得极其困难
在海试中,随着舰只接受稳定性和操纵灵活性测试,一项设计缺陷暴露出来:当试图仅通过改变螺旋桨转数来操控舰只时,船员发现到俾斯麦号只能非常困难的保持航向。即便外舷螺旋桨在相反方向以全功率运行,也只能产生轻微的转向能力,再加上舵板无防护,为将来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莱茵演习活动
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领导的海军总司令部,计划于41年4月使用重型舰船在大西洋对同盟国商船实施水面攻击,行动代号为莱茵演习。原定出动的主力为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比兹号),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又被称作战列巡洋舰,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和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和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可由于提尔比兹号迟迟不能入役交付,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一艘触雷一艘锅炉需要更换,而舍尔海军上将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因为英国的轰炸延误了维修整备,不能按时参加,最终只有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及一些驱护军舰组成的力量,继续执行命运多舛的“莱茵演习”行动。
行动中,欧根亲王号拍摄到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欧根亲王号prinzeugen
5月19日,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在丹尼斯海峡会合。翌日,即遇到了瑞典巡洋舰哥特兰号,巡洋舰在卡特加特海峡跟踪德国人达两个小时之久。
哥特兰号向海军总部传达报告,指出“两艘大型舰只、三艘驱逐舰、五艘护航舰以及10-12架飞机通过马斯特兰德,航向205°/20,情报迅速被传递给英国海军驻瑞典专员、海军上校亨利·德纳姆手中,他再传达知会英国海军部,在布莱切利园的密码破译员证实了大西洋的袭击正在迫近。英国空军中尉迈克尔·萨克林(michaelsuckling)在随后的侦察中,驾驶他的喷火战斗机飞到距德国舰队上方约8000米的高度,拍下了俾斯麦号及其护航编队的照片。在收到资料后,海军上将约翰·托维下令派出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新入役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六艘驱逐舰,以增援正于丹麦海峡巡逻的两艘巡洋舰。(重巡洋舰萨福克号和重巡洋舰诺福克号)。在斯卡帕湾的本土舰队余部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胡德号战巡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
5月23日晚八点,德国海军舰队司令官吕特晏斯上将命令驱逐攻击两艘英国巡洋舰。俾斯麦号发出五轮齐射,其中三发跨射了诺福克号,而弹壳碎片则洒落在其甲板上。巡洋舰遂施放烟幕并逃入雾堤,结束了简短的交锋。但由主炮射击产生的巨大震动导致桅杆上的凝结冰脱落,砸坏了俾斯麦号的fumo23型雷达组,这迫使吕特晏斯下令由欧根亲王号领头,以其正常运行的雷达为编队提供侦察。
5月24日清晨05:07分,欧根亲王号的水听器操作员在20海里(37千米)的范围内侦测到一对不明身份的舰船,报称为“相对方位为280°的两艘快速移动的涡轮机船噪音”。随后,德国人的望远镜在海平面上发现了烟雾,结果证实是来自由英国海军中将兰斯洛特·霍兰德指挥的胡德号及威尔士亲王号,战斗打响。
06:00,当俾斯麦号进行第五轮齐射时,胡德号完成了第二次向左转舵。两枚炮弹落空,射到舰只附近的水面,但至少有一枚38公分的穿甲弹击中了胡德号,并穿透了其薄弱的甲板装甲。炮弹一直进入后弹药库,引爆了约112公吨的线状无烟火药推进剂。舰只后部的巨大的爆炸使主桅杆至后烟囱之间断成两截;前半段在海水冲入之前继续向前移动,导致舰艏以陡倾角升上空中。舰艉也随着冲入开裂舱室的水流而升高。在仅八分钟的交火后,胡德号便已被击沉,舰上1,419名船员几乎全数罹难,仅余3人幸存。
倒霉悲催的胡德号
俾斯麦号随即将火力转移至威尔士亲王号,并大创该舰,十门14英寸(360毫米)主炮中仅余五门仍可开火。威尔士亲王号作了一个160°的转舵,并施放烟幕以掩护其撤离。但此时俾斯麦号也受到中创,大量燃油从两侧流出。皇家海军命令该地区的所有军舰都加入对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的追击,共计有6艘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13艘巡洋舰以及21艘驱逐舰参与了追击行动。
舰队指挥官吕特晏斯上将命“欧根亲王”号单独离去继续按计划执行破交任务,而自己欲率“俾斯麦”号驶往法国修理。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于18:14离开编队,由此,俾斯麦号将以孤舰对抗在北大西洋的全部英国皇家海军力量。(一声叹息)
为了迟滞俾斯麦号向法国占领区海岸逃窜,英国海军上将约翰·托维命令航母hms皇家方舟号,实施鱼雷攻击。皇家方舟号上的剑鱼编队,装载了配以接触式雷管的鱼雷,由15架飞机组成,于19:10起飞。
从皇家方舟上起飞的剑鱼鱼雷机编队
在20:47,鱼雷轰炸机穿过云层下降开始攻击。前几枚失的,而由飞行员约翰·莫法特投射的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的左舷侧舰艉,靠近左舵轴。左舵组件的联轴器受到严重破坏,使得舵机被锁定在左转12°的方位。爆炸还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破坏。
吕特晏斯驳回了使用爆破切断左舵的建议,因为螺旋桨的损伤将使战列舰无力。在21:15,吕特晏斯报告该舰已无法操纵。夜间又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包括使用不同的螺旋桨速度并利用风来试图恢复操舵,移除损坏的舰舵,用机库的大门临时替换舰舵都由于高浪海况而失败。所有人都意识到无法挽救俾斯麦号。吕特晏斯在26日21:40向总部发出信号:“舰只无法操纵。我们将战斗至最后一发弹药。元首万岁!”
5月27日破晓后,乔治五世国王号主导了攻击。罗德尼号跟随在其左舷舰艉开外,至10:00,英国舰只共向俾斯麦号发射了超过2800枚炮弹,并取得400多发命中,却始终无法以炮火击沉俾斯麦号。俾斯麦号已经沦为一片废墟,从头到尾都在燃烧。
罗德尼号向俾斯麦号开火,后者可从远处看出正燃烧
不受控制的涌水使其舰艉缓缓下沉,并伴以20度的左舷侧横倾。俾斯麦号的大副汉斯·奥尔斯命令甲板以下的人员放弃舰只;他指示轮机舱的船员打开舰只的水密门,并进行凿沉装药筹备。10:35左右,俾斯麦号朝左舷倾覆,舰艉缓缓下沉,并在10:40消失于水平面。一些幸存者报称,当舰只沉没时,他们看见舰长吕特晏斯正于舰艏肃立。
英国重巡多塞特郡号捞起幸存者,吕特晏斯上将及官兵2200人阵亡。
一代名舰就这样陨落在北大西洋的汹涌波涛中。。。。
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号的运动轨迹(红)
原文标题:俾斯麦舰(令人扼腕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wenda/22165.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