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全面解说其深意)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莲藕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一种文化,无论是观赏价值还是食用价值上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古代莲藕文化做探析。

一、莲在古代文化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1.《爱莲说》中莲所象征的高洁

北宋文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出自己独爱莲花,虽世间繁花万千,有牡丹富贵、菊花隐逸,自己却唯独喜欢莲花。因为莲花自淤泥之中长出却不染尘土,是谓出淤泥而不染,从水中长出却不艳丽,是谓濯清涟而不妖。

这一品质与古人所认为的君子相同,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是为官清廉,在古代,人们虽然奉行儒家思想,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准则,但实际上却是勾心斗角,官场中朋党之争屡见不鲜,为了私人利益而损害百姓,也不少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全面解说其深意)

所以周敦颐在这里写的出淤泥而不染,便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依旧能不受影响,能保持清廉与正气。君子濯清涟而不妖是平易近人,而非傲气凌人。为官者,多是世代为官,又或十个年寒窗,自然心中都有一股傲气。

周敦颐的舅舅本是官场之人,按照律法可以准许其门中子弟一人入仕为官。周敦颐的舅舅将这个机会给了他,所以也算出身世家的周敦颐从此步入仕途。但是周敦颐并非与其他世家士子一样,盛气凌人,周敦颐一直以一个谦谦君子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中,所以濯清涟而不妖也象征着君子的高洁。

2.莲所象征的为官品质

《爱莲说》全篇是为称赞莲的品质,本意是周敦颐借莲来表达自己的志向。除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周敦颐为官、为人的原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则是对其为官的高度认可。原本莲花的藤蔓与其他花不一样,其他花或曲或直,都会有分枝向周围散开而来。

周敦颐赞颂莲花的不蔓不枝,象征着自己如同莲花的一样,在官场之中与他人皆是君子之交,而不会结党营私。因为宗法制的影响,古代多是一个家族多人在朝为官,为了巩固家族在朝中势力,则多个家族联合一起共同对外。

这些家族联合起来的势力甚至让当权者都难以掌控,这种相互联合对外的行为史学家将其称为朋党之争。从西汉开始,朋党之争就初有显露,唐穆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官员结成一派,而以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出身的官员则自成一派,这两派在官场之上相互对抗,导致官场一片混乱。

周敦颐以莲花不蔓不枝来明志,如同莲花没有多余的分枝一样,自己绝对不会参与朋党之争。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的香味不同桂花能浓香飘十里,莲的香是为淡而清,让人倍感清新。古代君子为官,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大道之行,在于清正廉明,这是莲的香远益清。莲不蔓不枝,同时也亭亭净植,自从淤泥长出到冬日枯萎。

不曾有一次折腰,自始自终都是笔直挺立的在水中站着。周敦颐以这种昂首挺立的姿态自喻,为官者立于天地之间,当浩然长存,如山峰耸立,绝不会低头,体现了周敦颐为官的清廉与坚贞。周敦颐在《爱莲说》的结尾以其他花举例,牡丹富贵的象征,喜花之人多爱牡丹。

菊花因为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而所有闻名,只有莲花,却未曾听闻有哪位君子喜欢。

周敦颐发出疑问,和自己一样喜欢莲花的有谁呢?再把莲花看做花中的君子,所以说,周敦颐看来,莲花有其他花都没有的特点,无论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不蔓不枝,又或是亭亭净植,都能体现出君子的坚贞、高洁等美好品质。

3.文人眼中的莲

在周敦颐《爱莲说》之后,莲花在文人圈名声大噪,也渐渐成君子的象征,爱莲之人愈发的增多,那么文人眼中的莲,到底是怎样的呢?

莲花又称水芙蓉,古人总喜欢以出水芙蓉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诗品》卷中记载: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出水的芙蓉本意是指刚刚长出水面的莲花,色泽清澈,外形嫩而透,所以莲在这里记载的是指女子的美丽。

在文人看来,牡丹富贵,如用牡丹形容女子,那女子必定是贵族家庭的嫡女。莲花则不同,更像是出生在文人家庭的女子,没有贵族家庭的娇生惯养,也没有普通家庭的柔弱不堪,媚而不俗,落落大方。

所以在古代,喜爱莲花的文人,他们喜爱的女子一般都是如同莲花一样,虽没有倾城之姿,却有我见犹怜之色。

《水浒传》中李师师便是这样一个角色,李师师是汴京名技,在宋徽宗认识其之前,深受文人雅客、贵族公子的喜爱。尤其是文人圈,北宋整个文学圈,甚至是宋朝花间派鼻祖之一的周邦彦也对李师师也是青睐许久。

但是不知是因为宋徽宗的原因还是仅仅君子之交,周邦彦至始至终都没有表露自己心意。周邦彦见李师师与宋徽宗伉俪情深,便为二人做下《少年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绝色倾城。

二、藕在古代文化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除了莲之外,藕在中国同样有不平凡的意义。无论是作为食物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上还是其本身具有的寓意,都赋予了藕丰富的内涵。

1.藕在餐桌上的文化

关于藕在餐桌上的文化,那不得不提我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轼在作为文人的同时,也是一个对美食研究颇深的美食家,苏轼如同其他文人一样,对于莲与藕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苏轼有一道菜叫做东坡甜藕,其味以甜为主。苏轼做出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之后,东坡甜藕也随之名声大噪。文人圈的领军人物苏轼对于藕的赞美,让整个文人圈都爱上了吃藕,又是是冬季配上绿蚁新醅酒,不仅仅是在味道上的体现,更是文人浪漫的极致体现。

对于古代普通人而言,藕则没有文人眼中那么多寓意,藕因产量大,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成了普通百姓觉得物美价廉的一道美食。普通百姓摆家宴时,多半会有几道关于藕的菜品,不仅仅是因为藕的价格。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藕具有调理时气烦渴,跌做瘀血,脚冻发裂等症状的功效。所以因为其低廉的价格,以及药用价值,藕在古代餐桌之上非常常见。

2.藕在古代象征着什么?

藕除了在餐桌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本身所具有的寓意也一直传承至今。苏轼为藕写过一首回文词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从词的技巧来看,回文形式将苏轼文学素养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词本身来看,词本身表达的是一个深闺女子的人物形象。从这首词看来,藕在苏轼眼中体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

其实藕表达情爱之意,并非源自苏轼,早在魏晋时期,藕刚传入中国之时,人们发现莲藕的根茎能使用,而且莲藕切过之后丝丝入扣,不容易断裂。这在文风盛行的魏晋,便出现了大量以藕丝不易断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之后若有女子出嫁,父母在女儿的嫁妆中一定会加上莲藕,原本是寓意女儿与娘家如同藕一样,感情永远有藕丝连着。之后这一寓意逐渐演变,成了藕断丝连之意,意为二人结为连理,无论将来发生何事,二人的感情始终藕断丝连。

近代以后,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沈从文在《青色魇》中写到若两人相爱,可谓佳偶天成,之后佳偶天成便成了象征男女之间爱情的成语。

后来人们发现藕与偶谐音,便在藕断丝连的意义上又赋予了藕新的意义,佳藕天成,意为二人姻缘上天注定。所以从古代至今,藕一直都是婚礼上必不可少的物品,藕所蕴含的意义虽一直在变,但一直都围绕着男女情深之意。

三、结语

所以总得来说,中国古代莲藕文化,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一是以《爱莲说》为主的莲所象征的君子高洁、坚贞;二是藕在中国古代餐桌上的文化;三是藕被人们赋予的象征爱情的寓意。

原文标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全面解说其深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wenda/23133.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