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在阅读一本新书前先看目录和网络上的书评或读书笔记,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制阅读进度,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出现忽略了高光章节的阅读。
大部分的读书笔记基本上都是对文章内文字的摘录,的确是提取了内容的精华部分,但是对我来说着实有一丢丢的乏味,也缺少吸引力和阅读欲望,实在不想随波逐流。与千人一面相比我更迷恋千人千面,希望自己输出的是消化后的理解。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围绕“怎么找到好故事”来展开的,作者在这部分主要输出了如下观点:
1.靠阅读“窃取”思想
作者的观点是,除天才外,大部分人想做到思如泉涌、提笔成章,首先需要是一位如饥似渴的阅读者,无比认同。
针对某一话题,我们在撰稿前的素材整理阶段,不应该忽略学术期刊、调研机构、政府机构发表的与选题相关的内容阅读,这类素材所发表的最新进展和原创思想往往都是先于媒体的,我们可以从这类内容中提炼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文章拔拔高度。
2.“中间人”的信息很可能价值更高
这类人的特点是不在顶端决策层,但是却十分了解政策;不在基层,但是却对下面了如指掌。工作中经验告诉我这类人能让我快速地、深入地熟悉我所需要的内容。当你想了解新行业或者新事物时,阅读政策或行研等只能让你了解行业特点和趋势,但是他们却能帮你生动的解读。
3.与按提纲采访相比,聊天的效果更好
的确是这样的。固定的提纲就像填空题,与问答题相比,填空题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聊天其实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不是单向的输出和输入,这种freestyle的沟通,因为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思想边界,反而更有利于灵感的激发,扩大我们的思想边界。
当获取一手信息后需要从中挖掘灵感时,可以采用:推断法,向外辐射的思维,扩大边界,探索中心区外是否还可以提炼出影响更广、意义更大的故事。综合法,考虑是否可以从成堆的零部件中组装出新的构想,找到不同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把分散的元素汇集到同一把雨伞下。
如果你要写的是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尝试做一名微雕家,从小处着眼。也可以跳过针对发展细节的报道,直接专注于结果的预测。事件的基本顺序是发展、影响、反作用,每个故事都像是一块地形复杂的区域,每一部分都值得开拓,尝试改变角度。文学家苏轼几百年前就提醒我们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原文标题: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体范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wenda/2387.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