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答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精选9篇)

  我对梁启超一直比较感兴趣,最近去参观了他在天津河北区的故居和家风展,颇有感触。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1

  "尽兴、理智、随缘"的家庭教育理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他也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者,他儿女九个,一家出了仨院士,九个儿女在各自领域上成就显著,他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与做法,值得我们去分享。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

  他认为,子女是独立的自我,个性、才情自有其特色,不可能是父母的再现,包办代替不可能行通。最重要的应该是为他们提供发挥自我、展示才华的客观条件,并尽最大的能力为孩子争取学习的客观条件。

  同样,给予孩子科学的人生理念也非常重要,梁启超给予子女的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养、如何面对社会和面对自己等许多方面,可总结为:尽兴、理智、随缘。

  一是尽兴,梁启超引导孩子把兴趣作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多次宣称自己是个"趣味主义者"。他说,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面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同时,他主张的趣味教育要适度,"教育儿童纯用趣味引诱,则不能扩张其可能性",这样才能够避免过于趣味而趋向浅薄,既能够使孩子们掌握知识,同时又能使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梁启超还特别强调支持兴趣持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希望是成功的阶梯。梁启超一再告诫子女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万万不可悲观,总是告诉子女们,只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心满意足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梁启超认为,人的能力各异,只要尽情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快活与满足。

  二是理智,就是用理性约束感性。梁启超的情感极其丰富,他的家书处处洋溢着炽热的情感,但也同时渗透着理智,他教育子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多认识一些朋友,性质格外活泼些,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

  三是随缘,人生总是要经历不可回避的挫折和失败,能从容面对,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要学会泰然处之,积极应对,因此,梁启超给子女们的信条是:"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

  如今已年近九旬的梁思礼还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梁启超是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2

  我对梁启超一直比较感兴趣,最近去参观了他在天津河北区的故居和家风展,颇有感触。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梁启超仅仅活了56岁,然而他一生所做的事情之多,令人惊叹;影响范围之广、成果之丰硕几乎是无人能企及。

  少年聪颖勤奋的梁启超,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师从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的主将,25岁时与康有为等人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促成了"百日维新"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发表一系列重磅文章,以排山倒海之气势唤醒国民。

  梁启超处于国家危难的动荡年代,但他能与时俱进。当他认识到维新派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时,转而支持共和,这与他当年崇拜的老师康有为发生严重分歧,他不得不与与康有为分道扬镳,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游历过美国,又去欧洲考察过,也到过澳洲,这让他的眼光大大高出了同时代的人。回国后他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司法总长、财政总长,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暴露后,为了维护共和,梁启超态度鲜明地反袁,支持了蔡锷的反袁武装起义,并亲赴广西策动广西独立。

  晚年的梁启超专注教育与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倡导成立新式学校,他改建北京师范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松坡图书馆,担任京师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馆长,他以培养新式人才为己任,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他在那个时代就喊出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这样精辟而前卫的口号。

  他对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堪称是成功的典范。九个子女,个个都是人中之杰。

  梁启超一生著述共有1400万字,保守地计算:从他20岁到55岁时最后一部《辛稼轩年谱》算起,35年中完成了1400万字的著述。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每年要完成40万字的著述。这样的效率恐怕是任何一位学者,(专门从事研究著述,其他什么都不干)做起来都很难的;再来假设一下,梁启超一生除去著述之外的其他活动交由一位位政治家或教育家或什么活动家来完成,也足以够得上波澜壮阔,也是很难能可贵的了。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由他一个人完成了,梁启超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生命价值,他的生命宽度不仅无限宽广,涉及诸多领域,而且诸多方面都出类拔萃,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呢!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3

  梁启超故居坐落在意大利风情街,一栋白色西洋式两层小楼。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一位清朝的名人,因其投身于"百日维新"活动而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中。在参观其故居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活动。而这次的参观学习,使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一下子具体起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也不由得多了几分。踏入梁启超故居后,看了一段介绍梁启超生前事迹。在一片宁静之中,我细细品味着这一位旷世奇才的心路历程、一个书香世家的百年沧桑和几代辉煌。

  首先,梁启超是一位爱国者,如非爱国,出身不错的他怎么会投身于当时为统治者所不容的,十分艰巨有危险的变革维新活动中。

  其次,梁启超是一位很伟大的学者。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其中,《饮冰室文集》数量之多,所涵括内容的丰富,至今也是少有的;《新民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等,也是大家之笔。

  第三,梁启超是中国家教第一人,梁氏一门三院士。梁启超在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梁启超的9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尤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3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最为著名。这在中国是堪称绝无仅有的的家族传奇,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参观已经结束了,我们仿佛仍然被这份极深的恬静所染而不忍离去,于是我们在屋子里慢慢地穿行,尽力地感受着这一份难得的宁静。我们深深感悟梁任公对外能治国平天下,对内能立身齐家,对子女既严且爱,使梁氏世家英才辈出。也激励我们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提高。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4

  今天,我们去了梁启超的故居。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座梁启超的雕像和两栋精致唯美却不失文化的西式洋楼。这就是梁启超的故居。

  我们进入了第一座西式洋楼,一进门就写着几个沧桑有力的大字,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梁启超一直在寻找使祖国强大的方法,于是发动了戊戌变法,只可惜戊戌变法失败了,他逃到了日本,但是剩下的人却都被杀了。其中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谭嗣同了,他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笔诗句,一直激励着那些为中国改革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们。

  他的东屋挂着一幅时局图,图中有一副对联,一目了然,不言而喻,在中国地图上有熊、老鹰、太阳、蛇等图案,他们代表了欧洲的列强想瓜分中国。梁启超的变法失败了,可他要通过变革来改变中国的现状的心却没有变。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

  在第二栋楼里,一进门是饮冰室。一开始我以为是卖冰的地方,其实是静心、写书的地方。上了二楼可以看见一个个别致精美的房间,有插满红烛的摆满餐具的餐厅,干净整洁的卧室。

  最吸引人的还是一个书房,里面有一个巨大的书柜,它有姚明那么高,里面放满了书,左边是书桌,桌子上很整齐,上面有书、墨、毛笔,我仿佛看到了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我仿佛看到了他极其郁闷、苦闷的心理。右边是一个名贵的皮革沙发,沙发旁是一个棋桌和茶桌,我仿佛看到了梁启超喝了一口茶,长长的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叹气!

  同时,梁启超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极其注重家庭教育,他的儿女就是证明。他的儿女和他一样,一生都在为祖国付出。他有9个孩子,其中7个孩子出国学习。他们最后都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经济学家、档案学家,有的还成为了院士。他的孩子们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他们一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梁启超,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一个为国做过贡献的人,一个优秀却又被人们在生活中忘记的教育学家。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5

  最近在《开学第一课》里,歌手张杰演唱的《少年中国说》轰动校园,所有人都记住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这几句话,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作者梁启超先生呢?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祖父和父亲都饱读诗书,母亲又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童年时的梁启超就受了祖父、父亲和母亲三人的影响,在这个书香家庭里成长。

  梁启超家附近有一座塔叫凌云塔,小伙伴们都喜欢在凌云塔里捉迷藏,别的孩子玩玩就算了,梁启超可不,古代的曹植不是七步写诗吗?我能不能绕塔七圈写首对联呢,他一边绕塔一边冥思苦想,果然,七圈以后,当时只有六岁的梁启超作出了一副对联“凌云塔下凌云想,海阔天空,迢迢路长;天竺国里天竺望,云蒸霞蔚,须臾好相”这幅对联,他的祖父本要赏他一吊钱,可是好学的梁启超只是向祖父讨了他书房里的那本《古文观止》。看,小时候的梁启超这么聪明好学,这给他之后那颗爱国、救国的心埋下了伏笔。

  今年的十一长假,爸爸妈妈专程带我去天津参观了梁启超故居,我有幸得以在实地亲身体验梁启超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先生的饮冰室,我看见了他亲笔写的那篇《少年中国说》,笔迹铿锵有力,不是寥寥几笔“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而是很大一篇,什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还有不少我从没见过的成语,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不仅是曾经的好少年,而且是当时国家的栋梁,还是位好父亲,他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成才,有建筑巨匠、考古学家、火箭专家等,“一门三院士”在全中国的家庭里找不出第二家了。当人们问他的儿女时,儿女们总是回答:“父亲教导我们三点:一是要好好读书,读好书,二是要趣读书,活读书,三是要爱国,要救国。”

  《少年中国说》深深刻在我心里,时时激励着我。希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不是让少年停留在嘴上,而是牢记在心中,刻骨铭心!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6

  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水平,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六,“五会”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梁启超故居游学。

  一走进梁启超故居,就看见了梁启超的铜像,梁启超的身材高大挺拔,一手叉腰,一手拿着书卷。

  再往后边走,那里有一个弯弯曲曲的楼梯,楼梯下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游着许多的小鱼,我们拿起鱼料,让这鲜小鱼吃得饱饱的,有的小雨穿着一身金色的拖尾裙,有的穿着雪白的衣裳,真像一群淘气的小公主啊!

  再往左边走,进入会客厅。厅堂是户主用于会客,闲坐谈的地方。正堂上一对明国春天大花瓶,正是厅堂摆设的习俗。那儿有一幅金木雕彩瓷画——《八仙图》挂在墙壁上。还有一把木梯用于上神阁上香等。

  往前走,那就是怡堂书室了,怡堂书室是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教书的地方。其中有个南耳北房:1892年梁启超上京考试落第后回来居住的地方,越年生下长女梁思顺。还有一个正堂:是梁启超父亲了梁宝瑛教学的场所,梁启超小时候就在此读书。最后,就剩下北面耳房:是梁宝瑛教学休息的地方。

  啊!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又要到下一站了。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梁启超故居。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7

  国庆节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一路上,我看着路旁的树木好象向我们鞠躬,欢迎我们似的。

  “我们到了!”我欢叫着。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叫声就逼不及待地和我进去。一进故居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是一尊大铜像,大铜像是梁启超的铜像。回过头来就看见水池,水池里的水很浅,顺着我们走的方向越深越深,我透过水清楚地看见几十尾小金鱼欢快地畅游着。接着,我们进了纪念馆,纪念馆记载了梁启超的亲人、朋友、家乡风貌、家世、科学之路、百日维新事迹等,还特别记载了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8岁能诗文,9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5岁就学于广州学海堂,17岁中举人,18岁受学于康有为。初涉政坛,站在维新运动潮头,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经过3年的宣传准备,终于迎来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潮一百日维新。他是立宪运动的旗手,戊戌变法,护国运动的主帅,“五四”运动的间接推动者,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著论求为百世。

  这么一个纪念馆,就可以让我知道一些历史故事。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8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梁启超先生的铜像,他身材高大,一手叉腰,一手握书卷,穿着一身西装,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让我对梁启超先生产生敬佩之情。

  顺着小路走,我们来到了梁启超纪念馆,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白色的墙壁、拱门、还有蜿蜒的楼梯。进入大堂内,可以看到梁启超先生的硅胶像。他右手握着毛笔,左手紧握着拳头托着左脸颊,似乎在深思熟虑。这个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梁启超先生,仿佛带着我们穿越回清光绪年间。

  向外眺望,看见一面人工湖,像一面镜子,湖水清澈见底,还能看见金鱼在水中嬉戏。同学看见金鱼,就纷纷观望,驻足痴望地围在湖边,向金鱼们投食。金鱼们见有食物到来,就成群结队地奔向鱼料,像猎人们追捕猎物。它们用珍珠似的眼睛望着我,嘴里时不时吐出几个泡泡,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哀求我们:“小朋友们,再给我们一些食物吧,我们的肚子在唱”空城计“。看着小金鱼们那副可爱的样子,我有向鱼群中投了几粒鱼料。它们争夺食物的时候尾巴像牡丹花的花瓣。金鱼们聚在一起,变成了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真漂亮啊!

  他们摇着白纱般尾巴向我们游来,还时不时把头探出水面。仿佛在跟我们致谢:”谢谢你们赏赐的食物。“同学们看着金鱼在水中嬉戏的模样,忍不住哄堂大笑,欢笑声中充满湖边,荡漾在我们的耳边。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梁启超故居。

  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篇9

  为了提高我们的水平,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老师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梁启超故居游玩。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了里面,我首先来到了梁启超纪念铜像下。只见铜像中的梁启超身材挺拔,一身西洋装扮,一手叉腰,一手紧握书卷,目光坚毅执着,曾经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他的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我接着经入梁启超故居。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

  接着穿过纪念馆的大门是一个摆放特色纪念品和梁启超家族相关书籍的地方的大厅,里面还有一个放映室,在不知疲惫地给游客播放着关于梁启超的生平事迹……。过了这个大厅,来到了真正的纪念馆,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白色两层楼建筑,有骑楼门廊、拱形门,门前有一水池。里面装着很多金鱼。水池周边很浅,恰好一条鱼的深度,这里的鱼似乎不怕生,经常成群结队的来岸边的水域游玩,鱼儿们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惹很多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欢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这里玩得真快乐啊!

  时间过得真快,如拉出的箭一样一穿而过,我舍不得离开,我希望下次还能来。

原文标题:参观梁启超故居有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jingsheng.com/wenda/27440.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豪运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